周末也是高溫天,小樹躲在家里耍手機的時候,突然看到一個驚天消息:
“汽博線外寫字樓復活,開始整棟招商!”
眾所周知,汽博板塊周邊的幾個爛尾工程山東大廈、勇拓藍澳島和線外,坊間甚至有“汽博三大爛尾樓”之稱,其動向一直備受關注。
后來,勇拓藍澳島被萬科收購變成了萬科金域藍灣,山東大廈被金鵬調規修成了樓盤春曉蘭庭,也算有了一個好歸宿。
唯獨這個線外,位于金渝大道進入汽博最顯眼的位置,從2007年框架建好到現在都快20年了,幾次復工均半途而廢,最為牽動人心。
01.開發商轟然坍塌
線外搞成了“意外”
聊爛尾樓一定要先講講它的歷史,線外這棟樓為啥會爛尾這么久,還得從它的開發商—百年同創講起了。
百年同創隸屬北京萬方集團,實際控制人為“神秘富豪”張暉。
早在2000年,年僅26歲的張暉就創立了萬方集團及其子公司萬方源房地產,是資本江湖上大名鼎鼎的“萬方系”的掌門人,自稱“資產超過1000億,實力雄厚”;
2005年,百年同創在渝北開發了大盤同創-米蘭天空;隨后開發的線外新境界更是以6A級寫字樓的超高規格在北區轟動一時,當年報紙上各路專家競相撰文稱贊:
“到哪里拯救你的財富?專家稱北部新區寫字樓有非常大的潛力!!”
“兩江中樞,地標6A甲級寫字樓,何止千萬!”
不料,后來的線外卻成了“意外”~
2007年,小樹第一次到汽博的時候,就看見這個這棟當時已經封頂的寫字樓,沒想到這么多年過去了它依然沒有完工,成功摘下“汽博三大爛尾樓之首”;
2017年左右,這棟停工已久的辦公樓突然開始掛玻璃幕墻了,據說是被重慶某神秘開發商注資接手,起死回生。
不過這個幕墻做到一半就沒了動靜,變成一個半吊子工程:
2018年,一場官司揭開了當時這棟爛尾樓復雜的內幕,新歐鵬旗下的重慶永昶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狀告開發商要求歸還重組本金5500萬元;
很有意思的是,根據法院公告顯示,被告北京萬方集團和實際控制人張暉居然“下落不明”
原來在2018年,萬方集團旗下的多個基金突然出現暴雷,其長期靠資本運作騰挪的運營方式走到了盡頭,直至最后申請破產。
張暉本人也被法院判為失信被執行人,億萬富豪轉眼變成了“老賴”;
到了2020年10月,線外再次傳出復工的消息。
小樹也去實地看了,現場正在安裝玻璃幕墻和鋁板,貨車也在不停的卸貨,讓人再次看到了希望。
然而這次復工也沒持續多久,工地很快再次陷入了沉寂。
2023年4月,有網友在問政平臺上詢問線外爛尾樓何時復工,相關方面回復稱:
“經了解,該項目因開發商自身經營問題,修建項目資金鏈斷裂,導致停工,我局將督促開發商履行建設主體責任,積極協調各方共同推進項目復工復產工作。”
如果這次線外順利完工,這也將宣告“汽博三大爛尾樓”正式成為歷史,無論如何都是件大喜事啊。
這么大的樓市新聞,怎能不去探個究竟呢?
02.外立面煥然一新
兩棟樓命運不同
說來也巧,線外這棟爛尾樓其實就在小樹家不遠處,于是戴上小紅帽立刻殺到了現場。
只見靠近金童路這邊其外立面已經煥然一新,顯眼處還張貼一張“整棟招商”的大型海報,確實是驚喜。
小樹從工地入口進去,只見其建筑立面已經基本完工了,但內部設施仍在施工當中,外面的地坪也才剛剛推平。
或許是因為天氣太熱的緣故,現場并沒有看見工人,或許都去避暑了?
小樹繞著線外轉了一圈,卻有個更神奇的發現。
目前外立面弄好的只有靠近金童路這部分建筑,而朝向金渝大道這一部分,并沒有任何復工的跡象,依舊是雜草叢生。
原來這個爛尾樓其實是由兩棟樓組成的,樓棟號分別為16棟和17棟,兩者在空中進行了連結,使它看起來像是一棟樓。
目前掛出招商海報的是17棟,16棟似乎仍然在沉睡,這到底是咋回事呢?
03.開發商破產怎么辦
業主無奈籌錢復工
帶著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精神,小樹又去物業中心問了下這棟樓的復工情況,結果物管居然一問三不知:
“不知道誰組織的復工,好像也不是開發商搞的,我們也是才剛剛進來,啥也不知道”。
無奈之下,小樹只好撥打海報上的招商熱線,了解到了項目復工的一些情況:
“這棟樓的復工,是由十幾年前購買線外的一批業主自行籌款推動的,因為開發商已經破產指望不上了;而相關方面也是特事特批,給予了很大的支持”
“項目預計在今年底完工,目前門面和部分樓層的寫字樓準備拿出來出租,租賃合同直接跟房東簽”
原來線外的產權性質是商業,屬于“投資有風險,責任請自負”的類型,跟住宅這種民生產品有很大區別,并不屬于當下“保交樓”的范疇。
所以購房者購房的商業一旦爛尾,后續的復工會十分的麻煩,不會像住宅一樣有人出面幫你托底,只能自己想辦法。
新牌坊的恒大天璟、江北嘴的世茂城市之門、楊家坪的中迪廣場等商業體目前都是這樣一個情況,業主也要做好自掏腰包的打算。
04.另一棟以物抵債
何時復工未有定數
好奇的粉絲肯定要問了,旁邊的這個還在沉睡中的16棟,目前又是一個什么情況呢?
原來這棟樓其實也挺有故事,2022年9月,在開發商破產之后這棟樓被拿出來拍賣,作價1.28個億,結果卻流拍了。
流拍之后半個月,重慶自貿區人民法院發布了一份以物抵債的公告,將其中的63套房屋抵給了北京輝創偉業商貿有限公司,作價同樣也是1.28億元。
折算下來一個平方才五六千元,看來債主也是認可這個地段的價值。
不過想盤活這棟樓,似乎卻并不簡單。
坊間一直有傳聞這棟的建筑結構“超越了紅線”,導致有無法通過驗收的風險;即便業主方愿意出資將其復工,也不曉得能不能“特事特批”。
希望這一次,線外不要再出“意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