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峨眉山山頂?shù)穆肪€有的已經(jīng)通了索道,不再需要人力的挑山工去給爬山的游客背補給了。但有的路線仍未通車,且無人機送貨也未完全推廣,沿路有很多小賣鋪依然需要依靠挑山工的幫忙。
與泰山見到的挑山工不同,他們并非扛著一前一后的扁擔,而是背著像竹簍一樣的筐子,把運送的補給裝在里面,并在簍子上面再壘上完整的幾箱。補給最上面還打了把傘,不知道是怕東西淋雨、曬著還是人。
若是想要休息,也無需把物資卸下來,后背有個像撐桿一樣的東西,往后一靠就可以站著休息了。
他們年齡普遍偏大,并非年輕的面孔,拄著竹子做的登山杖,就這樣一步一步沉沉地走在臺階上。
運一次多少錢?值不值得?能干多久?想過未來嗎?這份工作好還是差?有沒有其他的選擇?等等。
我們總是能依據(jù)我們自己的人生經(jīng)驗給出一個答案,但這個答案就對嗎?什么才叫對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