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紅軍改編為八路軍,但老蔣只給了三個師的編制,這樣一來,肯定有很多的高級將領要降職使用了。從八路軍的任命來看,擔任師長的三位是115師的林彪,120師的賀龍以及129師的劉伯承,三位級別都不低。而擔任旅長的從后來的安排看,少說也得是紅軍的軍團長。
至于紅軍的師長,基本上是以團長以及副團長為主。
楊得志、李天佑、楊成武、宋時輪、彭紹輝、陳錫聯(lián)等戰(zhàn)將是八路軍最早的一批團長。楊勇以及赫赫有名的旋風將軍韓先楚則只不過是副團長。
但是在這當中卻有一個例外,他便是盧冬生。盡管他只是師長,但他卻在八路軍擔任旅長,是六大旅長之一。
那么,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盧冬生是賀老總的一員得力干將,當初他和陳賡參加了南昌起義,后來因為陳賡受傷,一路護送他去了上海。
此后,中央派他護送周逸群、賀龍等到湘西北組織革命武裝。他這才從此追隨賀老總,參加了創(chuàng)建和保衛(wèi)湘鄂西蘇區(qū)的斗爭。
不得不說,盧冬生打仗是一把好手,成長也很快。
長征途中,盧冬生率部或作前鋒,或當后衛(wèi),時而攻堅,時而阻擊,屢擔重任,屢建奇功。
紅軍改編為八路軍的時候,賀老總的紅二方面軍改編為了120師,賀龍擔任師長,下轄第358旅和第359旅,每個旅下轄兩個團。
359旅不用提了,是由紅6軍團和紅32軍等部編成,擔任旅長的是紅6軍團的軍團長陳伯鈞,副旅長是王震。這是合適也合理的安排。
358旅是由紅2軍團和紅28軍編成,這個紅2軍團的軍團長是賀老總,他已經(jīng)擔任了師長,這個級別不可能去擔任旅長,差距太大了。那么由誰擔任為好呢?說實在的,還是在賀老總的老部下當中選擇是比較好的,這也是最初中央的態(tài)度。畢竟,這一直就是賀老總的部隊。
可是選擇誰是個難題,要知道,軍團成立初期的領導人,在后來的革命道路上大部分都犧牲了,許光達是個不錯的選擇,只不過他早就因為受傷去了蘇聯(lián)。
除了許光達,無疑盧冬生是最合適的,他本身就是紅四師的師長,這也是賀老總麾下絕對的主力師。
能選他當旅長,也說明中央對他的器重。可他卻并沒有上任實屬可惜。
鑒于此,賀老總請毛澤東指派一位從井岡山成長起來的將領,來接替盧冬生率領由紅2軍團縮編而成的358旅。經(jīng)過反復協(xié)商確定,中央派來了張宗遜。
開國上將張宗遜回憶錄中提到:“后來我才知道,當時有人說紅二方面軍有軍閥主義,而且指名批評原紅四師師長盧冬生和十二團團長。盧冬生想不通,要求去延安學習,我到紅四師的時候,盧冬生已經(jīng)去延安了,我未能和他見面。”
而盧冬生則去了蘇聯(lián),在伏龍芝軍事學院學習。一直到抗戰(zhàn)結束后,他才回國。
1945年9月回國,盧冬生先后任哈爾濱衛(wèi)戍司令員、松江軍區(qū)司令員等職。然而,很可惜的是在1945年12月14日,他被兩名攔路搶劫的蘇聯(lián)紅軍士兵槍殺,時年37歲。
不然的話憑借著他的能力和資歷,最低也會是上將軍銜。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