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老葉 故事/周文興
說起老人進養老院養老,在很多人直觀意識里,都會認為有錢的老人住養老院,一定會比沒錢的老人活得自在和快樂。
因為有錢就能換來更好的服務,有錢就享受更多不一樣的待遇,吃喝住行都比普通老人要高。相反沒什么錢的老人,則會不受待見,活得沒那么好。
話說的是“有錢能使鬼推磨”,有錢當然會過得更好。
可自從我去養老院做了半年多義工后卻發現:在養老院里,有錢的老人不代表就會過得更好,相反沒什么錢的老人,往往都比有錢的老人過得開心。
我是一名做了8年義工的志愿者,過去一直都是做一些很簡單的義工活動,比如配合指揮交通、下鄉看望貧困老人、救濟貧困學生等等很簡單的活動。
而今年年初,我加入了新的志愿者團體,開始嘗試了去服務養老院老人。然后我每周,都抽出時間,去養老院做一天義工。
我之前是沒在養老院做過義工的,但我的印象里,養老院里的老人,一般都分為兩類,一類是有錢,一類則是沒錢的。
有錢的老人住單間,吃喝穿住樣樣都好,來養老院是為了更好地養老。而沒錢的老人,都是住四人一間,或者6人一間的,來養老院只是為了熬日子。
所以,我來到養老院做義工后,一般會選擇去伺候沒什么錢的老人,感覺他們更需要我去關心和照顧。
然而,我去養老院干了義工后卻發現,沒什么錢的老人,比有錢的老人要過得開心,反而有錢的人,還更需要我們這些志愿者去關懷。
就拿我照顧兩位有錢和沒什么錢的老人來說。
首先是我一開始照顧最多的李老伯,他今年75歲,是普通的退休工人,一個月退休金才2800元,兩年前老伴去世,自己又腿腳不好,子女又沒時間照顧他,然后選擇進養老院養老的。
他每個月養老院的費用是3700元,三個子女均攤1200元,剩下的2500元,就用李老伯的退休金。
最后每個月退休金下來,李老伯只有300元的零花錢。
得知李老伯這么沒錢,我挺為他感到悲催的,就300元零花錢,平時除了正常一日三餐,都沒辦法去買點什么好吃的,隨便買點水果都要三四十元,再買點小酒,小零嘴,然后手機充個話費,基本所剩無幾。
但是,我每次養老院做義工時,卻發現李老伯都是很開心,不是跟一堆老人在下象棋,就是在那里嘮嗑吹水,有時候還會和護工打成一片,感覺這個養老院就是他的家一樣,沒有一點不適。
他的子女雖然沒啥本事,沒法親自照顧老人,但他們都還算有良心,我每周都能看到他的一兩個子女或者孫輩來看他,送吃的送穿的。
相反另外一位,同樣我照顧也蠻多的老人張老伯,但他的情況卻和李老伯截然相反。
張老伯今年77歲,是某小學教師退休,那退休金很高,每個月7000多,他住的房間是2人一間的,每個月5000元的養老費用。
不用子女負擔,扣除自己的退休金,每個月自己都還有2000多的零花錢。他也經常托護工去外面買好吃的,買的水果都是一些很貴的,也叫人送補品。
原本是我不想去照顧這些有錢的老人,畢竟他們有錢,想要怎樣的服務都有。
但是來養老院多了,卻發現張老伯有錢,卻不如沒啥錢的李老伯過得開心和快樂。張老伯很不合群,每天經常一個人坐在樓下發呆。
他的脾氣也不太好,總是各種計較,對照顧他的護工也經常發脾氣。
做義工的目的,就是幫助養老院伺候好老人,讓他們開心,我看到這樣古怪的老人,就試著去多關心他,然后開導他。
結果我就發現,張老伯其實更可悲,比較有錢,但沒有李老伯幸福。
有錢的張老伯之所以進養老院,是因為被子女強迫的,5年前張老伯就身體不太好,一開始是請了個做飯阿姨料理。
后來在去年摔了一跤,住院了花了不少錢,最后還是落得腿腳不好后,單純靠一個做飯阿姨就不行了,就請了個住家保姆全職伺候。
但是請住家保姆,一個月最低要5000元,加上伙食費日常開銷,一個月下來就得七八千元。張老伯的退休金有時候是勉強夠用,但有時候卻非常不夠,得向兒女拿錢。
他的兒女就很不愿意,然后就勸他來住養老院,說住得好點宿舍,一個月5000元就能包吃住還有人護理,比在家請保姆省錢,額外自己還有錢零花。
張老伯一開始不愿意的,但子女表示不去的話,他們也不會再給他錢,最終張老伯沒辦法只好來了養老院。
來養老院后,張老伯就和子女沒了什么聯系,不是他不想聯系子女,而是他的子女很少來看他。
說好的過年過節會接他回去的,結果只有剛來的第一年過年接他回去過,其他時候,什么五一、端午、父親節等等,一沒來看,二沒來接他。就這樣,張老伯每天都過得很憂愁,好像無兒無女的孤寡老人。
除了那些失去自理能力的老人,我發現不僅僅是張老伯是這樣,養老院里很多有錢的老人,也都過得不如那些沒什么錢的老人開心。
一開始我搞不懂,怎么有錢還更悲催?經過半年多的深入了解,我發現造成這種反差的原因有三:
1、沒錢的老人進養老院,很多都是子女真的伺候不了,也沒錢請保姆,才把老人送養老院的,這也是為了老人有人養老最理想的辦法。
而有錢的老人進養老院,大多數是一種無奈和悲哀,因為像他們這樣有錢還要進養老院的,要么是被子女嫌棄,要么就是子女不愿贍養的,老人進養老院是最后最無奈的退路。
2、沒錢的老人進養老院,覺得這是給子女減少贍養的麻煩,同時也覺得這能滿足自己老有所養的養老方式,是很好的。
而有錢的老人進養老院,很多都會感覺生活的落差感太大,明明自己有錢子女,卻不能在家養老,還有前半生風風火火,老了只能和一幫普通老人湊在一起養老。
3、沒錢的老人進養老院養老,心態都比較樂觀,覺得還能進養老院養老,已經非常不錯了,并且他們多數人,進了養老院時,早就做好了要在此終老的決定。
而有錢的老人進養老院養老,大多都會心有不甘,總是會想著回家,想著子女來照顧,然后整天愁容滿面,感覺自己不能在這種地方度過下半生。
最后說到底就是:沒錢的老人把養老院當作人生最后的歸宿,學會適應和融入這個大家庭,自然而然會過得很開心。
而有錢的老人,則是把養老當作是一個被子女拋棄的囚籠,很不喜歡也一直想逃離,然后他就不會在養老院開心起來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