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萬能的大叔】設為“星標?”
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更新
“頂流現在都活得都不容易,很痛苦。”
立秋前,場景實驗室創始人吳聲,完成了第八年的“2024新物種爆炸” 大會。
現場,高朋滿座,上千人,行業戲稱“KOL年度聚會”;
線上,同步直播的賬號超過100個。
立秋后,帶著有關創新、營銷、IP、公關、流量等問題,大叔與吳聲老師溝通得很徹底。
以下是“萬能的大叔”與吳聲的對話,這是“大叔對話行業高手”系列的第四期,我們的宗旨是:走進一線,感受智慧,分享見識!
(全文5000字,建議先轉發,再收藏)
1、年度或年中演講,現在有很多!您自己什么感受?會疲倦嗎?
吳聲:
我不認為,年度演講的多或少,是個問題,更重要的是這種“產品形態”與自己的商業模型和業務屬性是否契合。
比如新物種爆炸與其他各位老師的演講,除了在時間周期上有差異,在內容屬性上,我們也是針對企業服務的 “2B”屬性,這是比較大的不同。
新物種爆炸大會的緣起在2017年,我當時寫了一本書《新物種爆炸》。中信出版希望做一個有關這個主題的演講,后來就覺得反響不錯,一直延續下來了。羅振宇老師幫助定義,叫立秋演講。從堅持8年來講,它是一個結果,它也是一個過程。
我還真的沒有覺得有疲倦的感覺,也沒有覺得有競爭,我和團隊更關注從發布會形式創新到內容的表達創新,以及原創商業方法發布的迭代能力,我們既要和“日新周易”的技術變革同頻,又要和今天的企業家精神共振。
我也不認為我講的案例就一定是對的,趨勢就一定成功,方法就一定是放之四海而皆準,但我希望,大家能夠在這里得到一點微小的啟發。
2、你去年和今年的演講,都提到了“祛魅”,去年是“祛魅周期”,今年是“用模型思維為復雜祛魅”,你認為,新商業的“魅”是什么?為什么要“祛”以及怎么“祛魅”?
吳聲:
因為在新的邏輯里面,它只有“合適”沒有“一定”,只有“合理”沒有“必須”。
很多人還是有根深蒂固的增長思維和流量思維。像現在什么火了就要“承接潑天的富貴”,對吧?
坦率講,我是反對的,我經常引用卡爾維諾的那句話,“我對任何唾手可得、快速、出自本能、即興、含混的事物沒有信心。”
對于“細水長流的耐心”,我認為更值得去珍惜。
比如講商業,本質上在于我們要放在更大周期里來思考現在做的事情,否則你就很容易被一城一池所動搖,很容易被各種“機會”所誘惑。
現在大家都在說要“做創始人IP”,從營銷的角度看,都知道什么叫做借勢,什么是順勢而為。但是換個角度,這其實也是要更加警惕的地方。
我們需要不斷要回歸到商業的原點,也不斷回歸到自我的原點,不斷回歸到“為了什么而出發”,也不斷回歸到“到底要到哪里去”。
只有成為自己,才能想清楚什么是“我”要的流量,什么是“我”不要的流量,才知道什么是“我”的IP。
這些話說起來聽起來都很簡單,但其實這份戰略定力是難能可貴的,因為只有看到了很遠很多,你才能知道自己堅持什么值得。
3、你提出“超級IP是未來商戰的核心所在”,“ 超級IP統領人貨場”。你現在對“超級IP”的最新定義是什么?
吳聲:
我在2016年寫了一本書《超級IP》,在今天它依然是成立的,即:超級IP本身就是真正意義上的識別性、差異化和獨特性的表達。
我經常說,工業時代叫做“品牌”,移動互聯、智能互聯時代叫做“IP”。
超級IP能形成基于商業運營效率層面的最大公約數,它能夠整合人貨場,它代表的既是可消費的內容,也代表知識產權,更代表流量的“低成本”。
所以,要忘掉“簽約代言人”,而要打造品牌的“IP金字塔”。基于超級IP打造品牌的“識別性符號”價值。
4、從“IP”到“超級IP”,怎么才能做到呢?你看東方甄選那么多主播,也就跑出來一個董宇輝啊?如何才能成為這樣的“超級IP”?
吳聲:
我覺得,“超級IP”代表的是一種極致的運營目標,并不代表它必須是“人”,而是一個結果。
它有極大的偶然性,也有必然性。要更加客觀的來理解這個事情,就是:“極致才有資格生存”。這是蔦屋書店創始人增田宗昭講的一句話。
超級IP并不意味著是成為塔尖的頂流,而在于極致地去做內容差異化表達、理念的差異化輸出以及IP的獨特性詮釋,但是最終會是什么結果?不是你能控制的。
現在你說誰做得好?頂流活得都不容易,都很痛苦,因為頂流的“難受”在于“不可持續”。
超級IP,不僅看快速增長性,它應該是非常穩定的細水長流,能夠長期輸出價值的品牌載體。
如果一個品牌中必須要有一個“薇婭”,必須要有一個“董宇輝”,才能成立,我認為不僅是沒有必要的,而且是一種妄念。任何公司都不要抱有這種妄念。
要做到極致,更加IP化,更加聚焦,更加穩定的用戶的構成和運營。人貨場要具備更加以IP化統領的思維,在商業模式上是非常成立的。做到了極致,之后發生的一切事情,去接受就可以了。
要永遠去思考不變的東西,永遠相信核心優勢和長期價值,這是“超級IP”的核心。
5、您今年還發明了一個叫“insighter”。還提到:“企業家做網紅,流量從來不是因,而是果”。您覺得,什么樣的企業家需要和能成為網紅呢?
吳聲:
不看好,也認為沒有必要。
馬斯克和雷軍的成功,都是存在極大偶然性的意外。“意外”怎么學?這是一個誤區。
真正應該學的是他們的邏輯,比如馬斯克是怎么說服川普在X上做直播的?雷軍的“造成方法論”是怎樣的?
但你說,創始人去直播間帶個貨,體現對自家產品如數家珍,自己是優秀的產品經理,我覺得可以。但對企業來說,企業家的最大價值應該是戰略能力?是判斷能力?還是說帶貨能力?這是值得再做更多思考的。
當然,可能有一個理由就是,消費者的決策邏輯在變,不止看企業本身的服務或商品,消費者希望更多了解企業,希望企業是“可追溯”的,鏈路透明的。那企業創始人就是最有說服力的“源頭”。
如果任何人跟我講,自己一定要做創始人IP,我基本上沒發接話。
今天,“創始人IP”并不是偽命題,但是容易被很多人做成一個偽課題。
6、你自己又怎么定義“吳聲”這個IP?
吳聲:
第一,我不覺得我有這個IP,從客觀上看有些近似的特征,但我從來沒有去追流量,我也拒絕一切可能帶來“反噬”的那些流量。
所以很多人會勸我,你為什么不做這個,你應該做這個……我覺得我和團隊還是比較清醒。
我們永遠知道,即便吳聲看上去是一個“IP”,但這其實也是非常脆弱和不值一提的IP。
我舉個簡單例子,可能在8月4號和5日,我演講的當天和第二天,我的微信指數數值很高,但再過兩天呢,開始往下掉了,斷崖式下跌。
請問我到底是有IP?還是沒有IP?我的認知是,這是內容的力量!
但您說我在意自己的IP嗎?肯定也是在意的,如果不在意,我可能不會接受您的專業采訪了。
我希望我尋找的是專業影響力,它能夠助力你成為一個更有價值的“手藝人”。我不要尋求廣泛的影響力,因為那和我沒有關系,它來無影,也去無蹤。
7、“成為自己”這個主題,是對觀看演講的人說的,還是對自己說的?難道不怕被說太“毒雞湯”嗎?
吳聲:
首先對自己講,其次也對看演講的人講。但是從商業表達上來講,首先是對企業創始人講,其次也希望能夠反向來提醒我自己。它是一體兩面。
我講“全力以赴你的長板優勢”,“做你自己”,確實好像是幾句“正確的廢話”。
其實我想表達的重點是,“做你自己”和“做長長板”在今天這個時代更加迫切,因為只有全力以赴,你的長板優勢才能更加獨特,你才能夠在“AGI周期”里面“生存”。
今年主題的提出也與AGI時代的生存策略有關。
8、您前段時間提出,“賺錢的邏輯,徹底變了”。您主要提到兩個變化,一個是技術的變化(AI技術周期),另一個是人的變化(人口老齡化和年輕人斷層)。新的賺錢邏輯到底是什么?
吳聲:
我剛才也提到,AI生活方式的周期,很多人還沒有意識到,我們進入了一個真正意義上的AI生活方式的周期,這一點是怎么強調重要性都不為過的。
為什么講人口結構的變化,現在我依然感覺到很多人在講老齡化,但大家都沒有完全意識到,房地產的“引擎”沒了,新的經濟“引擎”從哪里來?
我認為是:老齡化+AI,新的崗位,新的治理規范,新交通規則,新隱私保護……目前都是空白。
老齡化疊加城市化、數字化與年輕化。都是點狀的,沒有被系統性對待,沒有被重視。
9、您在很多企業管過營銷和品牌公關,您怎么看過去兩年“輿情井噴”這個現象?該怎么應對?
吳聲:
第一,從輿情回應角度,我經常講的一句話,叫做“讓子彈飛一會兒”。你也會發現經常,只要一急著表態,就會被反轉打臉。
第二,從策略上,叫做:預則立,不預則廢。
現在的輿情基本都是一個特點:沒有是非,只有情緒。當情緒洪流沖到你這兒來了,只能夠順勢而為,不能夠逆流。跟“互聯網情緒”杠,最后只能是以“關閉評論”告終。
怎么辦?就需要有“預案”。啥意思呢?
就是企業要長期積累“好事”,當企業出現輿情危機的時候,過去做的那些無心插柳的好事,就是你的“子彈”。我稱之為“互聯網情緒資產”,這個需要細水長流,提前儲存。
所以很多老板如果說,請你做我公司的危機公關顧問。
我會講:如果你要請我做顧問,我和我的團隊會來幫你梳理戰略,梳理團隊,梳理企業文化,梳理企業價值觀,梳理整個品牌邏輯。這是一個長期的動作,要有耐心。
不是說關系怎么去維護,第一時間怎么回應。能藥到病除?我吹不了這個牛,危機公關不能點石成金、更不可能一招制勝。
10、演講間隙,我看你吃了兩顆類似于藥片的東西,具體是啥?
吳聲:您觀察的還挺仔細,哈哈。最一直咳嗽,是治療咳嗽的藥,咽立爽口含滴丸。
最后,大叔把吳聲老師的金句,再重新做個梳理,供你參考:
在新的邏輯里面,只有“合適”沒有“一定”,只有“合理”沒有“必須”。
工業時代叫做“品牌”,移動互聯、智能互聯時代叫做“IP”。
超級IP,意味著可消費的內容,流量的低成本。
超級IP,代表的是一種極致的運營目標。
消費者希望企業是“可追溯”的,創始人就是最有說服力的“源頭”。
企業家做網紅,流量從來不是因,而是果。
“老板IP”不是偽命題,但容易被做成偽命題。
流量的焦慮,需要回到問題本身。
只有全力以赴你的長板,才能夠在“AGI周期”里生存。
現在的輿情基本都有一個特點:沒有是非,只有情緒。
企業危機公關沒有藥到病除,要提前儲備“互聯網情緒資產”!
大叔對話高手:
汽車點評:
奧運營銷:
年度復盤:
大叔內推:
誠邀你將本公眾號添加“星標”~不加星標會收不到更新提示,在公眾號主頁右上角點擊“添加星標”!
不用打賞,您幫點“在看”“點贊”就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