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青鐵路鎮江關至黃勝關段
圖源自:人民鐵道
導語:8月30日,川青鐵路鎮江關至黃勝關段正式開通運行!此次開通的川青鐵路鎮黃段長約68公里,共設鎮江關、松潘、黃龍九寨和黃勝關4個車站,除鎮江關站外,其余3個車站均為新建車站,海拔最低2800余米、最高3100余米。
這將意味著,從現在開始,乘坐動車將可直抵海拔3000多米的川西高原,之后換乘公共交通,游玩黃龍、九寨溝等著名景區將更加便捷。
那么,我們乘坐動車抵達黃龍、九寨溝景區之后,都能看到些什么景觀呢?它們又是如何形成的?我們先一睹為快!
▲川青鐵路及沿線旅游景點
01
九寨溝
——群海疊瀑,天堂般的色彩
人們常說:“九寨歸來不看水”。如此簡短的一句話,就是對九寨溝的景色最真實、最直接的概括與詮釋。似乎與它相比,世界上所有水體景觀都顯得粉黛盡失。這里的高山湖泊、飛流瀑布、鈣華灘流、雪峰彩林總是能讓過往的游客魂牽夢縈,心醉神迷。
▲五花海
攝影/楊建
一位曾游歷了世界若干名勝的英國游客說:“九寨溝與斯里蘭卡的千尺懸瀑,幾內亞的新娘面紗,日本的日光之瀧、瑞士的日內瓦湖等名勝風景區相比,更能引人入勝。”美國跨國公司的總經理林德布雷游覽了九寨溝后,驚嘆道:“地球上有九寨溝這樣的景觀,是一大奇跡,是我們人類的一大幸運。”
九寨溝代表著看水的最高境界。但想要孕育出如此美麗的景觀,并非一日之功,必定要經過大自然的千錘百煉。
▲五彩池
攝影/楊建
九寨溝位于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過渡的邊緣地帶,恰好處在我國第二級地貌階梯的坎前部分,這里是中國地質構造運動最為活躍的地區,強烈的地殼運動塑造了這里多樣的地貌格局。
2000多萬年前的喜馬拉雅造山運動,碰撞擠壓出九寨溝高聳入云的雪山群和深邃的峽谷;
▲群山環抱中的長海
攝影/楊建
第四紀冰期以來,九寨溝高山上發育的冰川從山頂伸展到海拔2800米的谷底,強烈的磋磨刨蝕地面,讓它同時具備了冰川時代的遺風。
當冰川期過后,便在山谷中留下的多道終磧、側磧,阻塞河流形成了多個美麗的高山堰塞湖泊和冰斗湖。
▲冰川U形谷中群湖
攝影/楊建
九寨溝地區還發育了總厚6000m以上的碳酸鹽巖。當富含碳酸鈣的巖溶地下水涌出地表在緩坡流動時,由于流速發生突變、或溫度、壓力發生變化,水中二氧化碳逃逸出來,便發育出大規模的喀斯特鈣華沉積。
白色的碳酸鈣在水中析出,堆積在地表,成為九寨溝每個海子底部白花花的一層。
隨著時間的推移,鈣華層層堆高,垂直河流方向生長出大小不等的鈣華堤壩,堵塞水流,最終形成了湖泊或階梯狀的海子群。
▲九寨溝——臥龍海
攝影/楊建
五花海,是九寨溝水體景觀中鈣華湖泊的精品。湖底的鈣華、水中的藻類、水草及橫臥的枯木,在陽光的照射下,有了鵝黃、翠綠、墨綠、天藍、深藍、藏青等色調,散射出天堂般的色彩。
襯以藍天、白云、綠草、翠林在湖中的倒影,構成了 “九寨精華”及“九寨一絕”。
▲九寨溝——五花海
攝影/楊建
當海子中的水滿外溢,又同時形成高大的瀑布或低矮的跌水。加上一些水生植物和苔蘚及藻類的繁衍,讓不少湖泊變得五彩繽紛。
這里的瀑布、灘流和湖泊總是“手拉著手”成群結隊的出現。就像是珍珠翡翠一般穿插于森林和儳巖之間,被稱作“層湖疊瀑”。
▲九寨溝內景點分布示意圖
湖泊就像是珍珠翡翠一般穿插于森林和儳巖之間
九寨溝內共有118個湖泊、17個瀑布、11段湍流、5處鈣華灘流、以及12座雪峰、47眼泉水。
規模之巨大,類型之多樣,數量之豐富,形態之壯美,色彩之奇幻,布局之精巧,為世界所罕見。
▲九寨溝——諾日朗瀑布
攝影/楊建
由大小20個鈣華湖泊組成的諾日朗群海,長達二百七十米的寬幅的水幕突出叢林,傾泄而下,形成壯觀的諾日朗瀑布。在藏語中“諾日朗”是偉岸高大的意思,諾日朗瀑布意思就是雄偉壯觀的瀑布,名不虛傳。
這里四季景色各異。初春時空靈翠綠,嫵媚溫婉;仲夏水勢洶涌,氣勢磅礴;深秋時最美,天高云淡,瀑布與彩林相映成趣;凜冬之時,瀑布早已從流動狀態轉變一幅千姿百態的冰瀑畫卷,別有一番風姿。陽光下透出幽藍色,它也因此成為九寨溝六絕之一的“藍冰”。
▲九寨溝諾日朗群群
攝影/楊建
珍珠灘瀑布如同銀河天降,氣勢磅礴。在山谷中發出驚天動地的轟鳴。它是第四紀冰川時期時遺存的冰磧臺地,經過鈣化作用后形成高聳堅固的瀑坎。
寬闊的瀑布沖進谷底,咆哮如雷,卷出千堆浪花,在翠谷中涌起水霧,既而向東狂奔而去,水聲雷動。這里曾經老版《西游記》的取景地,片尾唐僧師徒四人在迎著夕陽涉水的鏡頭便取自這里,成為了無數人共同的回憶。
▲九寨溝樹正群海
攝影/楊建
樹正瀑布則是無名海水沿湖堤奔突,被水中樹叢分成數以千計的水束匯集到樹正瀑頂。
水一到裂點就噴揚出來,隨著下方凸起的裙狀、肺葉狀鈣華,構成多極渾圓狀瀑布。瀑布飛落溪澗,神采飄逸,雄厚的瀑聲,旋律剛毅,雪峰銀瀑,綠樹翠流,構成印象畫般的背景,瀑邊留影,如詩如夢。
02
黃龍鈣華——夢幻的彩池
——“石上碧波瀾,池中彩帶飛”
▲黃龍的鈣華彩池
攝影/楊建
黃龍與九寨溝為鄰,這兩個世界級的景區之間總是相伴相隨,互為雙子星。雖然它們經常被人們一同提起,也同樣是屬于典型的喀斯特巖溶地貌,但它們所發育出來的景觀,卻大有不同。
如果說,九寨溝的群海瀑布是一個接連著一個的驚嘆,那么黃龍地區的鈣華彩池,則是一個個色彩繽紛的夢幻。
黃龍地區形成了世界上最罕見、類型最豐富、色彩最艷麗的鈣華彩池群。
▲黃龍的鈣華彩池
攝影/楊建
這些由碳酸鈣巖溶水析出的鈣華堆積,就像是大地上浸出的“花兒”。在世界屋脊的東緣“盛開”出最斑斕的風景。
彩池之間相互依靠,層層疊疊的排布。線條優美,水色奇幻,連綿3600米的山坡上發育出了3400多個鈣華彩池。這是地球地表上鈣華的極致景觀,絕無僅有,無與爭峰!
請橫屏觀看
▲黃龍鈣華池世界上最壯觀的露天鈣華彩池
它們如碟似盤,線條優美,水色奇幻,潔凈無塵,流光溢彩。或宛如天然盆景;
或池如玉碟;高低錯落;玲瓏奇巧。
▲雪野中黃龍鈣華彩池
攝影/楊建
或枯木橫臥,怪石兀立;或半池春水半池花,極盡嫵媚;
春擁杜鵑,夏掩翠林,秋映彩葉,冬裹銀裝。變換著花樣魅惑著過往的游客。
▲黃龍鈣華彩池
攝影/楊建
03
除了鈣華,還有什么?
在黃龍和九寨溝景區,除了鈣華形成的瀑布、海子、灘流以外,還能看到什么?
九寨溝與黃龍都位于地理過渡帶和多種自然要素交匯生態景觀區。獨特的氣候,復雜的地貌,使它具備了植物的水平分布類型多樣性、以及垂直分布的地帶變化性。
在水池和湖泊的周圍,環抱著古穆幽深的森林。這里孕育了多種我國一類珍稀野生動植物資源,具有非常典型的自然生態價值。
▲鏡海
在深秋時,這里將會成為植物世界裝點的彩色畫廊。它們倒映在清澈碧藍的湖面之上,相映成趣,像極了童話里的奇幻世界。
▲犀牛海紅葉
在九寨溝,可以看到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色彩——“九寨藍”。由于瑞利散射效應在九寨溝的湖水中尤為突出,使得九寨溝的湖水呈現出艷麗的藍綠色。
加之九寨溝的湖泊處于地形起伏很大的深切峽谷之中。因此在不同地段的同一時間、同一地段不同時間,太陽光的入射角及入射量、湖水表面對光的反射狀況和湖水的透明度,都有很大的變化。因而造成了九寨溝湖水的幻變多姿。
▲獨一無二的色彩——九寨藍
如果你在九寨溝和黃龍地區抬頭眺望,還可以在遙望到連綿起伏的雪峰群。白雪皚皚,直入云天,白藍相接,景色十分壯美。
在2000多萬年前受到喜馬拉雅造山運動影響,四川盆地的西北部抬高,形成了巍峨連綿的山脈。這里山川格局、幽谷彩池、甚至花草林木,無不與之息息相關。
▲岷山山脈與黃龍五彩池
攝影師:楊建
《中國國家地理》、《星球研究所》特約攝影師。專業從事攝影創作達40余年,作品多次參加國際國內攝影大賽并獲獎。8.8地震發生后,一直堅守在九寨溝、黃龍景區從事災后重建工作,用相機和航拍器拍攝了大量九寨溝、黃龍圖片,其中“九寨溝震后實地航拍”組圖,創《四川日報》微博單篇文章閱讀紀錄,24小時突破5000萬+,引起巨大反響。
關注公眾號,收看更多有趣內容
撰文 | 俠客君
編輯|李馨宇
攝影 | 楊建
本文由俠客地理公眾號原創出品,轉載請注明出處
部分圖片源自網絡,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