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魚洞及圣燈、云篆二山
江南達者 童山雷
https://weixin.qq.com/sph/AoVXFqLhX
制作視頻時篋內選圖多有遺漏,現附此以補備——
跨世紀前后,吾與江南同道中友人某兄漸相投契。二人不唯常結伴游玩本地麓野江灘,得便時還作
數日之內稍遠游歷。一次,興之所至,乘當時尚存的老舊火輪溯長江上行,經小南海、銅罐驛至江
津。稍事停息,又轉至魚洞。城區閑逛罷,遂尋訪斯處山野,先來到這圣燈山住下。山小巧玲瓏,
且是靜僻清幽,氣候宜人。方由火爐之城入此綠涼山野,又恰逢綿綿細雨,乃更覺寒意襲人,于是
憑高買醉,當稱“師出有名”矣。知交對酌,談詩論文,兼及浮生種種亦真亦幻之事,斯樂何可言
表。既觀玩景致,意猶未盡,復又再至同為此次探知的云篆山下。其山于開闊原野間突兀而起,雖
小巧玲瓏,卻崖壁陡峭,綿延若屏,漫山松篁積翠,綠蔭內露出舊時寨垣與新修塔樓,是真可歇足
憩心者。時值新秋,一路炎光之下,乍得清涼,因而乘興爬山嶺、登塔樓,縱目遠望,則巴渝山川
,俱于蒼茫黛色中隱約呈顯。山中亦有鄉土特色餐館及僧尼寺廟,規模皆不大而甚是樸素整潔。而
山下多有“農家樂”,如眾星捧月般拱衛著此山。不覺得畫境三五,心甚滿足。
因總體印象不錯,幾年后又攜妻女于冬春之交來此重游了一次。季節不同,事境與情味亦復各異,
乃分別以畫作與文字志之。此外,就是那圣燈山,之后也曾與自家兄妹結伴再游。各次所得之畫,
連同留下的些許照片,一并選編成這視頻帖子。
另附攜妻女游玩那次所得長短句一首,以湊其趣——
減字木蘭花·云篆山游
殘垣野樹,
一帶幽林平闊路。
塔疊峨冠,
小巧玲瓏真好山。
將雛挈婦,
乘興踏青來此處。
沉醉流連,
雋永凡生淡亦難。
·精研藝術,細品人生·
·讀千卷書,行萬里路。體驗萬千風俗人情,乃得萬千詩詞文句、萬千翰墨畫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