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創始人萬叔。
昨天的文章,發在星球里了,還沒看的星友,可以去看看。
https://t.zsxq.com/B6LsR
最近出差多,今天路上跟小伙伴討論,黑神話悟空賣了1000萬份了,銷售額接近30億,會給員工分多少錢?
以下是正文。
第一批肯定是當年從“斗戰神”一起過來的幾個兄弟。
除了董事長馮驥占股接近40%以外,其它幾個元老,開始也是持有公司股票的。
這在過去的股權架構圖里看得出來。
后來變了,讓一個叫鄭潤宗的家伙,變成了大股東。
很多人看不懂,以為是什么大佬,或者投資人。
實際上,這是做持股平臺的時候常用的手法。
把實際股權激勵的人隱掉,可能是避免挖角,也有可能是方便股權變更和章程變更。
這部分人肯定要分大錢。
從幾萬塊的月薪,分到幾百萬上千萬的收益,實現階級躍遷。
當然這個還要看董事長的策略。
如果錢分太多,大家沒了斗志,反而不好。
現在不少年輕人,不就是因為沒有債務,所以工作不積極,罵不得么。
任何一個決策者,在分大錢的時候,都不得不考慮這個因素。
更好的辦法是分一些,其它的轉股,或者遞延激勵。
所以,作為公司的股東,在公司獲得爆炸式發展的時候,必然是受益最大的。
對財富積累而言,資本市場效率>>實體市場
其次是按照項目開發和公司職位,對核心團隊發項目激勵。
這個獎金一般是固定獎金+N個月的薪酬。
比如當年王者榮耀團隊,據說核心負責人幾個,最高發了100個月的年終獎。
作為單機開發游戲公司,肯定沒有這么豪,不過按照超出預期的比例。
比如原來預期6個億的營收1億利潤,怎么發獎金。
現在按照利潤的倍數打個折,比如15億利潤,發10倍獎金,不過分吧。
這些是參與項目的人,因為一起努力,創造了超額收益,應得的部分。
第三層是項目成員,人占多數。
因為人多,分錢的時候,不占優勢,比如咨詢行業,項目獎金的分配,項目經理和項目成員差不多就是55開。
但項目經理只有一個,項目顧問好幾個。
這就是工具價值和結構價值的區別。
為什么一直說,靠干活,比如寫代碼,做美工,再牛逼,也只能多點加班費。
一定要成為某個結果的負責人。
對結果負責,搭建框架結構,哪怕是程序員,也爭取當一個架構師。
因為,真正超額利潤的時候,分配的數量級,是完全不同的。
工資只是保證日常的開銷運轉,我們追求的都是超額收益。
最后,那些合作方。
比如翻譯的、素材的、外包的。
多數會對未來,有一點影響。
以后承接其它項目的時候,在企業、個人詞條里加一欄,曾經為黑神話悟空做過XXX。
這樣業務會有溢價,也更容易成交。
是勢能上的拔高,而不是當期錢上的多少。
萬叔出書、搞自媒體,認真做項目,基本也是在這個層級。
當期沒什么收益,但可以把未來的身價提高。
在不容易賺到錢的周期,努力堆自己的勢能,等時機來到,再獲取結果。
跟悶頭開發5、6年的單機游戲一樣,帶著對未知的敬畏,認真的做好當下的事。
也是一種遠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