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征出發90周年
新中國成立75周年之際
為了深入探尋革命歷史的足跡
廣州華南商貿職業學院
8月15日至18日
精心組織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學習之旅
此次活動
旨在進一步強化黨紀學習教育
為學校領導干部筑起一道
堅不可摧的廉潔自律與拒腐防變的防線
學校黨委書記王書漢
副校長鄭雪梅、劉金文
率各級黨組織書記共同前往延安
梁家河等地進行實地參觀學習
Δ研學團在棗園合影。
Δ研學團在延安革命紀念館前合影,留下珍貴回憶。
Δ研學團在楊家嶺革命舊址中央大禮堂前合影留念。
Δ研學團在梁家河村合影,留下美好回憶。
從廣州出發的研學團
經過長途跋涉
跨越四省,總行程達1900多公里
先后參觀了棗園革命舊址、金延安等地
并欣賞了《延安保育院》
大型紅色歷史舞臺劇
在延安革命紀念館等地
每個景點都承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
此次行程不僅讓團隊成員們
得到了視覺上的享受
更是一次深刻的心靈洗禮
在黃帝陵
他們深感中華民族的偉大與悠久
通過這一系列的參觀學習
團隊成員們深刻領悟了延安精神
堅定了初心使命
Δ研學團參觀延安棗園,探索窯洞文化。
Δ研學團全體成員在延安革命紀念館前
重溫入黨誓詞,堅定信念。
Δ研學團在延安革命紀念館參觀。
Δ研學團成員們在延安革命紀念館參觀。
Δ研學團參觀文安驛鎮梁家河村史館。
Δ延安軒轅黃帝陵還保存著各類文物,
如“黃帝腳印石”,吸引了研學團的全體成員。
探訪革命舊址,
觀看紅色演藝
在距離南泥灣機場25公里處
坐落著棗園革命舊址
此地如今被郁郁蔥蔥的樹木環抱
形成了一處宜人的自然景觀
昔日,這里曾有一條水渠蜿蜒而過
為這片土地帶來了生機
時至今日,當我們于8月15日踏足此地
即使水渠依舊潺潺流水
但四周的景象早已煥然一新
此外,金延安景區
也因其獨特的魅力而備受游客青睞
該景區運用先進的AR技術
成功復原了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的延安老街景
為游客提供了一種多維度、沉浸式的
紅色文化體驗
觀看大型紅色歷史舞臺劇《延安保育院》
觀眾們紛紛表示
劇中的情節令人動容
Δ參觀延安棗園毛主席舊居前的寧靜亭子。
Δ燈火輝煌的金延安文化院落街區,夜景如畫。
Δ觀看大型紅色歷史舞臺劇《延安保育院》,
感受歷史魅力。
瞻仰偉人雕像,
走進黃土窯洞
8月16日
研學團清晨便匆匆趕往
那莊嚴的延安革命紀念館前廣場
這片廣場開闊而平坦
綠草如茵,繁花似錦
中央矗立著毛澤東同志的銅像
其基座上鐫刻的金色大字“毛澤東在延安”
令人心生敬意
踏入延安革命紀念館
仿佛走進了一部鮮活生動的黨史教科書
在楊家嶺革命舊址
研學團在正午的陽光下感受到了
歷史的厚重與革命的火種
梁家河村
位于延安市延川縣文安驛鎮的中心地帶
是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
北京知青下鄉插隊的重要場所
步入村史館
仿佛穿越時空,親歷了
新中國成立后這個村莊的巨大變化
8月17日
晨光初照
研學團懷著崇敬的心情
踏入了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黃帝陵
緬懷先祖的豐功偉績
感受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與燦爛的文化
Δ莊嚴的延安革命紀念館前廣場,
見證了革命的輝煌歷程。
Δ延安革命紀念館的一角,展示了革命歷史的珍貴片段。
Δ研學團成員們參觀延安革命紀念館,
川馬標本備受關注。
Δ紀念館內展出的珍貴照片,
令人肅然起敬,感受革命精神。
Δ參觀延安王家坪革命舊址的毛澤東舊居。
Δ王家坪革命舊址——中共中央軍委禮堂的莊重與威嚴。
Δ楊家嶺革命舊址毛主席舊居
吸引眾多游客駐足,感受歷史氣息。
Δ在楊家嶺中央大禮堂內參觀學習,深入了解革命歷史。
Δ研學團參觀了文安驛鎮梁家河村里的
淤地壩、知青井、沼氣池。
Δ研學團參觀梁家河村知青舊居。
Δ在延安軒轅黃帝陵區內,古柏參天,
古柏群數量超過八萬株。
以延安精神為指引,
時刻銘記黨的教導
衛生健康學院黨支部書記蔡天奎表示,讓我再一次深刻體會到革命先輩們崇高的革命理想。在新時代新征程上,我們要將這種精神傳承下去,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
人文與教育學院黨總支副書記曾維佳說,我們將在未來的日子里,繼續傳承和發揚這種精神,讓延安的紅色基因永遠流淌在我們的血脈中。
設計與傳媒學院黨支部書記陳超群感慨道,大型紅色歷史舞臺劇《延安保育院》劇中所展現的革命先輩們“舍小家為大家”“一心為民”的初心使命令人深感震撼,讓他們更加深刻地領悟了延安精神的內涵。
經濟管理學院黨總支副書記馬俊表示,盡管條件艱苦,毛澤東卻如北斗星般為革命道路指明方向。他的精神與智慧,如同那山坡下的菜地,生機勃勃。
馬克思主義學院黨支部書記周文恩表示,盡管當時物資匱乏、環境艱苦,但革命家們的眼神中透露出堅定的信念與不屈的力量,這讓他深刻體會到一代又一代熱血青年為救國救民而不畏艱險、奔赴延安的壯舉。
行政一黨支部書記黃少齋表示,延安革命紀念館每一張歷史照片、每一件革命文物都承載著一段崢嶸歲月的故事,傳承一種不滅的精神。它們不僅讓人們回望過去,更激勵人們面向未來,勇往直前。
信息學院黨總支副書記鐘法聲說,這讓我們更加堅定了在新時代要不斷提高黨性修養,嚴格遵守紀律,做到心中有敬畏、言行有約束的決心。
行政黨群部部長許曾慧表示,在棗園的參觀中,他們仿佛穿越時空,親身體驗了延安時期的艱苦卓絕與英勇奮斗。
學校副校長劉金文表示,楊家嶺的窯洞和毛澤東曾經耕種的菜地,都是延安紅色歷史的見證。它們訴說著那個時代的艱辛與奮斗,也讓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延安精神的核心價值。這就是我們民族的紅色基因與精神名片。
學校副校長鄭雪梅表示,站在楊家嶺革命舊址毛主席曾經居住的窯洞前,她仿佛跨越了時空的障礙,直接感受到了那個特殊歷史時期的氛圍和革命精神。這種體驗,讓她對革命先烈的堅定信念和崇高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學校黨委書記王書漢表示,我們將把黨紀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具體行動,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身于工作之中。這不僅是為了培養更多杰出人才,更是為了推動學校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宏偉目標。他強調,研學團成員必須深刻理解“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延安精神實質。這種精神是我們堅定理想信念根基,希望全校黨員干部能夠積極投身這一探索,以實際行動助推學校“十大育人”工作再上新臺階。
來源:廣州華南商貿職業學院(公眾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