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由深圳市寶安區石巖街道辦事處主辦、深圳市笑滿堂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承辦的2024年首屆“烏石巖故事會”在深圳市寶安區石巖街道烏石巖公園開幕,活動現場人頭攢動,擠滿了前來觀看的深圳市民,同時,通過線上直播的方式,跨越了地域的限制,讓全國的觀眾都能共襄盛舉,百萬網友線上觀看,形成了線上線下互動交融的熱烈氛圍。
名家新秀聯袂登
好戲連臺,盡展戲曲之美;名家云集,共襄藝術盛宴。開幕式上,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文聯終身成就獎獲得者、著名評書表演藝術家劉蘭芳、中華曲藝學會副會長吳金富、國家一級演員、央視春晚嘉賓、廣東省文藝志愿者協會副主席、廣東省曲藝家協會副主席逗笑、逗樂,中國曲藝最高獎牡丹獎獲得者趙梓琳,深圳市曲藝家協會副主席劉國平等名家大咖輪番登場。活動以一首原創群口快板《石巖行》拉開演出序幕,藝術家以快板說唱為藝術形式,通過一位導游的視角,帶領游客領略石巖前世今生,包含烏石巖傳說、革命歷史、文化遺產、風土民俗、時尚風貌等內容,最后在歡聲笑語中,吸引更多朋友到石巖一“行”,贊石巖很“行”。據悉,群口快板《石巖行》也是2024年首屆“烏石巖故事會”的 “主題曲”,將貫穿在每一期“烏石巖故事會”之中,強化活動品牌標簽,凸顯“烏石巖”故事主題。
好戲連臺精彩不斷
京韻大鼓《重整河山待后生》現代京劇《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瞬間將觀眾的記憶拉至過去。《重整河山待后生》氣勢磅礴,《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勵志向上,65歲的退休市民張伯感嘆說,“這都是我們小時候常聽的節目。看得我豪情萬丈、熱血沸騰。”
中國曲藝最高獎牡丹獎獲得者趙梓琳飽含情感的詩朗誦《南方北方》精準戳中了深圳每一位來深建設者的心。深圳市曲藝家協會副主席劉國平、著名演員黑旭帶來的相聲《美麗石巖》妙語連珠,逗得觀眾哈哈大笑。逗笑、逗樂將西河大鼓書《大營救》從“群星獎”舞臺搬到了“烏石巖故事會”現場,讓觀眾直呼過癮。
評書泰斗壓軸登場
當日的壓軸表演由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文聯終身成就獎獲得者、著名評書表演藝術家呈現。劉蘭芳從6歲開始學唱東北大鼓,后拜師學說評書,她的評書作品影響了幾代人的成長,語言生動形象,讓人仿佛置身于故事之中。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劉蘭芳播講的長篇評書《岳飛傳》《楊家將》《呼家將》等,可謂是家喻戶曉,成為了無數人的童年回憶。當80多歲的劉蘭芳登臺,現場立即響起雷鳴般的掌聲。演出中,劉蘭芳中氣十足、神采奕奕。人們完全感覺不到她已是一位年過八旬的老人。一長段評書《康熙買馬》精彩上演,尤其是她惟妙惟肖的口技表演,帶觀眾置身馬蹄聲聲、狂風四起的情景之中。演出結束,觀眾們意猶未盡,掌聲四起。隨后,劉蘭芳再次登臺為觀眾表演了一段《祝您幸福康寧》將整場活動推向了高潮。
故事形式形成品牌
“烏石巖故事會”是以講故事為主要形式的公益文化品牌。從8月30日至10月1日,石巖街道將在轄區烏石巖公園、石巖環湖碧道、陽臺山廣場等開展5場“烏石巖故事會”活動,引導觀眾“聽世間故事,悟人生道理,明國家大義”。
活動匯聚名家新秀,聘請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文聯終身成就獎獲得者劉蘭芳為活動文化顧問,并組織深圳優秀青年文藝從業者共同創演,深度挖掘“烏石巖”的歷史故事、民間傳說、社會實錄和人物傳記等內容素材,如“應人石傳說”“500年的古樟樹”“英雄陽臺山”等等。在表演形式上,一是打破“一講一聽”的刻板印象,在講故事過程中,融入情景劇、脫口秀甚至戲曲、說唱等表演藝術;二是改變“只講只聽”的表演方式,創新對口故事、群口故事以及沉浸式故事會,同時優化觀眾互動環節;三是引入科技手段實現場景模擬,大膽嘗試與古人對話、與未來對話等突破時空界限的內容創作,讓講故事更立體、更生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