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來源于商界雜志 ,作者譚亞
一場又一場商業演說的間隙,巨海集團創始人、董事長成杰接受了《商界》雜志記者的專訪,談夢想、成長和戰略。2003年驟然入行,其治下的巨海是中國成長最快的商學院之一,被譽為業界一匹黑馬。距離成杰最近一次培訓大場僅過去幾天,1 200多位來自各行業的企業代表聆聽了王牌課程“為愛成交”。而過去的21年,為員工內訓、培訓創業者和企業家演講、為企業家做戰略顧問咨詢的成杰,其商業演講剛邁7 000場的隘口。
商界雜志(ID:shangjiezz)報道
作者丨譚 亞
編輯丨孫 鋒
圖片丨受訪者提供
成杰的話語體系里,很少出現那些高級但空洞沒有畫面感的表意詞匯。
“練習讓一切變得更美好,3分靠學習,7分靠練習。”“廢掉一個人,就是不讓他做事。”乍一聽直接得過于普通,但每句話都能刺激一群人立即行動。
臺下無數雙手往往先爆發掌聲,再飛快拿起筆,一片沙沙筆記聲。
扎根于公眾演說,死磕落地實戰,巨海的產品體系有別于其他MBA課程。為了保持滿溢狀態,成杰用數千場次登臺經歷來備課,讓影響和感染如春風化雨,舉重若輕。
立志對內成就同仁、對外造福顧客,成杰在2008年創辦巨海。16年間,公司始終體現著為愛而生的堅定意志。
這是一個因愛引發宏愿的創業舉動。
2008年,“80后”新銳演說家成杰接到汶川地震川疆義講邀請,經歷這次特殊演講后,他發愿捐建101所希望小學。從此,他潛心研究演說、影響力與夢想之間的關系,通過反復上臺,成杰帶著巨海殺出重圍逆襲成業界黑馬,一寸寸精進著對世界對商業的關鍵認知和思考。
2015年開始,聚光燈下的巨海迎來肉眼可見的飛速發展。在3個航道揚帆起速:一是公司業務增長迅猛,幾大相互支撐又自成一派的王牌課程體系日趨完善;二是以演說為基礎的生態戰略布局提速,公司組織完成變陣;三是已發表數千場公眾演說的創始人成杰著重搭建起巨海的商業哲學思考框架。
7月4日,四川都江堰,《商界》記者第一次見到成杰,并聽完3天2晚“商界演說家”課程。12天后,記者在位于上海的巨海總部獨棟辦公樓,第二次和成杰深度交流,并于2天后在蘇州汾湖水畔聽完4天3夜的“為愛成交”1 200人大課。
10個小時對談,幾十個小時現場聽課,在成杰鏗鏘有力、氣場十足的商業演說表象下,記者發現成杰身上藏著一個豐富的思想世界,和他堅持登臺7 000多場演講串聯起來的一個精彩故事。
愛、責任與使命
對成杰的好奇大過采訪問題的總和7月4日下午,記者在都江堰見到剛從長沙講臺走下來的成杰。落地四川前,他總計走過165個城市,面向上百萬人次貢獻過人生的7 000場演說。
自免費內訓開始,從企業管理、領導力塑造以及營銷開拓和人才隊伍搭建等方面,巨海以極致服務震動了國內傳統教培業。
《商界》雜志對成杰21年人生經歷如何孕育巨海的16年巨變非常好奇。
成杰的演說生涯和創業生命,都是被責任砸醒的。2008年從汶川地震川疆義講的舞臺走下那一刻,目睹慘重災情,激發了他捐建希望小學的強烈意識。
這一年他26歲,靠演說進入教培業,彼時他的年收入已過百萬元,還多了一個用畢生精力捐建101所希望小學的宏愿。
但2008年并非教培賽道創業的黃金時期。當時正值經濟危機,商業培訓環境受拖累,用創業來圓夢不是最有利的方式。但成杰堅定,造一個平臺能影響更多人,同時更有動力去圓夢。
樓高四面風,大小機構各占山頭,平臺公司并不具備更多機會優勢,尤其一家新公司。這樣的背景下,巨海從成立第一天起就確定了八字愿景:因愛而生,為夢前行。
這是一種驚人的“愿力”覺醒,它能驅動人在某一天突然“懂事”。渴望改變,認為這是他一生的使命,成杰清晰記得,2003年7月17日晚在四川綿陽白天鵝賓館聽到第一場演講時,“完全一模一樣的感受。”
演講轉動了成杰的命運齒輪,而成立巨海是齒輪咬合更多人命運的一次集體轉動。
7月初的采訪安排在都江堰一家臨湖酒店,他的房間在7樓,陽臺能俯瞰完整水域。
7 000場演講收官,他終于能休息半天。
“胖東來很觸動我的一點是每周二店休。”和很多企業老板一樣,人要休息,商品也要休息,才能提供更好的體驗和服務。
成杰一直研究胖東來,跟大多數人拼湊的印象不同,他說,“于東來大智若愚,活得很通透。”
堅定用愛與責任來做企業,巨海也以此成立。成杰保持著對這類企業家的研究,像一塊海綿,隨時都在學習、吸收、精進。一個鮮活的證明是,聊著聊著成杰就從沙發起身,徑直走進套房的臥室,取出一本近期報道于東來的雜志。翻開一看,全是他勾畫的標記和批注。
“我買了20多本,給輔導的企業一人送了一本。”成杰在這家企業身上找到知己的感覺,“把正常的事做到極致就是優秀,”巨海的核心價值觀“愛和責任”并不虛,很多人都忽略了這個常識。
生于微時,巨海何以壯大逆襲成業界黑馬?“真愛才會真成”,把該做的交付和服務做好,結果不會差。
商業實用主義
理解今天的巨海,要回到成杰仍在延續的演說生涯。
7月16~20日,為期5天的第二次采訪交流和現場聽課,記者加深了對成杰的認知,也對巨海戰略以及一些逆襲的核心底層問題更清晰。
娜朵洗臉吧是陜西起步的一家連鎖美業機構,創始人力娜第一次走進巨海課堂是2018年9月28日,當時成杰正在講“商業真經”。那段特殊時期,企業經營遇困,和她前后腳進來的同學都獲得了實戰經驗,從巨海課堂看到希望。
而巨海自己的希望正是從“商業真經”這堂課看到的。
最初,巨海沿用的是培訓界代理賣課的經營模式,隨著商業培訓競爭的白熱化,成杰為了殺出重圍,以最擅長的演說影響力來摸索產品和公司的出路。
產品體系化和講師標準化成了巨海成立后第一個拐點。源自演講培訓的相關模塊,涵蓋企業家自省、公眾演說等內容,逐漸進化出企業經營核心、團隊激勵策略、商業模式設計等更多內容。巨海很快打磨出首個自研課程“新商業領袖智慧”(“商業真經”前身)。
第一次研討課,巨海前所未有地邀請到100多人,現場即成交幾十個,這與巨海目前動輒上千人規模的培訓會相比雖微不足道,但卻讓公司看到希望,堅定了自研產品戰略。
經營遇困都是企業人才搭建、用人和老板領導力的問題,而這是大多數企業在特殊時期矛盾爆發的根源。但痛點在于,能真正幫企業快速解決問題,拿來就能用的解決方案一直是市場稀缺品。
“學員要的是能用得上的、接地氣的課。”成杰坦言,真正吸引用戶轉化并留存,是巨海能讓他們看到“正確、可見的商業邏輯”。
重實戰、實用、實效,巨海率先落地的課程精確瞄準痛點,很快占領市場。至今,已開課數百期的“商業真經”形成一種產品效應,對巨海課程體系化打造起到重要推動。
一個身經數千場演講的培訓界老兵,帶著接地氣的實戰方案和內部變陣生成的更多講師,巨海原創打磨的課程進入高產期。
趁熱打鐵,從“實用主義”切入,成杰顛覆了對商業演說的理解和巨海王牌課程的思考,他開始研究一種機制,借演說的影響力擴音器,圍繞一個老板、一家企業在組織人才管理、營銷市場開拓和文化建設打造等維度,成為更好的自己。
傳統教培業擅長碎片化的各個擊破,規模化、全方位提供解決方案幾乎不可能。由此,成杰為巨海思考和選定了“演說為本、成就利他”的戰略定位,并異常重視針對每一位用戶的細節交付和服務體驗。
一場場嚴重依賴“人”的演講和課程,奠定了巨海揚帆逐浪16年的商業模式。“為愛成交”“商界演說家”“巨海商業學堂”“巨海智慧書院”等王牌產品相繼面市。
近兩年,知識付費賽道的廝殺漸呈焦土之勢,各種矛盾、不滿充斥,巨海卻能夠繼迎來波司登等500強量級的大客戶后,又迎來不少行業的頭部企業,學員反復多次復訓聽課,市場份額不降反增。
7月18日,在蘇州汾湖水畔,成杰從事教育培訓行業21周年慶典暨第85期王牌課——“為愛成交”現場,學員代表力娜再次從陜西趕到江蘇。她向記者透露,這是第10次聽“為愛成交”,此前她已在不同城市聽成杰老師講過9次,“聽這么多次,每次都還能聽到新內容,還有新筆記要記。”
線上線下蹚出必經之路
接下來,成杰的行程滿得連續3個月沒有一天休息。8月昆山,9月上海,成杰的演說和培訓仍在繼續。
但百忙中,他每天習慣抽出3小時左右來錄制短視頻素材,經公司專門團隊剪輯后,在各大社交平臺保持日更。這是成杰在2023年開始的打卡任務,與巨海成立前他在黃浦江邊堅持練101天演說一樣——為了登上更多舞臺。
2023年6月18日,巨海正式進軍線上。成杰告訴記者,病毒肆虐的特殊時期,線下課開不了,公司服務交付不了。以前除了銷售就是開課,沒時間深入做服務。經過和客戶的密切交流,最終決定以1對1輔導的方式為企業賦能。
多年死磕的實用主義此時貢獻巨大。成杰坦言,在動態管控中,從高管到一線員工,巨海團隊鋪向市場,服務了至少300家客戶企業。接地氣的課程、對客戶需求的及時捕捉見到奇效。
恢復線下課遙遙無期,這極大地啟發了成杰和團隊。
打頭陣的是打磨10年、線下講過幾十場的3天2晚王牌課“為愛成交”。產品部門將這堂課剪輯成不同的引流短視頻,提前做好鏈接并以39.8元的價格掛小黃車,一夜之間賣出5000個。一個學生在西安下單,最后看了9遍直播課。緊接著,公司上架了第二波鏈接,售價49.9元,又賣出10 000多單。
從刷到他、下單引流課到看完直播、付費聽課,成杰在線上正式“出道”。彼時各類商業課程、IP知識付費產品激戰正酣,他看似趕了晚集,實際上卻因“早起”交出了意料之外的成績。
20年的登臺為成杰提前寫下太多鮮活的腳本,有內容;巨海10多年王牌實戰課程傍身,有產品。錨定戰機,果斷出擊,在恰當的時間出現,成杰很快搶到這個被很多人覬覦的寶貴流量入口。
跟當年主打成功勵志內容迅速崛起的教培市場不同,幾分鐘的短視頻看似失去了具體的“場”,數千場演說錘煉的“場控”優勢沒了,但由點贊、評論等算法機制生成的新的聚光燈,仍在無形中優先投向了這些極具能量場的IP。
內容、姿勢、氣場以及留在臺上的時間,不斷為成杰加持影響力,很快,從線上渠道斬獲幾個關鍵訂單是巨海在2023年正式轉戰線上的重要標志性成果。
2022年8月,在天津做紋繡技術培訓的童女士從短視頻里刷到成杰,嘗試著下單了引流課。幾個月后,她帶著大學剛畢業的兒子和其女朋友,第一次走進成都的線下課。短短2年間。一家人從巨海實戰課堂深受啟發,通過持續學習來指導公司的業務發展,年屆60的童女士現在從社恐蛻變成一位在機場、火車站隨時都能演講的老板。
一樁樁經典實戰培訓的案例讓成杰看到手機屏幕后的億萬個舞臺,“成立巨海的目標是為了服務、影響更多人,沒有理由錯過線上這個效率更高的平臺。”成杰說,2023年正式進軍線上后,3個月在全網即破百萬粉絲,巨海迎來新起點。
幾十上百倍地剪輯上線短視頻,一個個爆掉的流量池,將這位演講老兵推進新戰場。成杰透露,以前客戶全部從線下來,現在線上業務占了接近30%。
“早起就是續命。”近期,成杰的短視頻又在各大平臺反復刷屏,總計被瀏覽數億次。“愛睡懶覺直接廢掉”,帶著火藥味的文案,一邊刺痛很多人,一邊又撥動他們忍不住轉發的神經。
命運的選擇
站上由更多流量生成的舞臺,成杰靠繼續演說來影響更多人。走進鏡頭前,成杰實際上已完成了漫長的排練——2003~2008年,他用5年為巨海寫下前傳。
事實上,面對線上數億觀眾,這張新面孔在線下還有一個必須要講的和命運搏擊的精彩故事。
成杰是勵志演說第一批數字學員。
21年前的2003年7月17日下午,朋友李顯耀撥了一通電話給成杰,說晚上7:30在綿陽白天鵝賓館有場演講。晚上,這家賓館的一間會議廳內,一陣陣掌聲像嘩嘩奔流每隔幾分鐘就響一回,現場像爐膛里噼里啪啦的柴火,老師每字每句都鏗鏘有力。“一個人靠說話就能把人點燃。”成杰第一次親身感受到演講帶來的震撼。
說話就能創造財富,20出頭的成杰感慨,自制洗衣粉拿出去賣、酷暑天背空調跑安裝,用力氣換鋼镚那一套失靈了,成功機制陡然生變。
靠演講把成功“活”出來,成杰被這場演說徹底點燃。
在拜師折戟、反復操練、免費演說600多場后,成杰終于迎來人生第一個正式的演講舞臺。在此之前,他擺過地攤、開過書店,賣過演講培訓門票,一切都為了走上演說舞臺。
比如,當年在擺地攤時演講,他發現在公眾場合演講就是和大眾溝通,再把產品和品牌價值傳播出去。多年后,節奏短平快但影響力充沛且高效的銷售模式,有個專屬名字叫“路演”。反復路演就能提高水平,才能盛大亮相。
成杰意識到,即使免費講也是在賣產品,只不過賣的是自己:口碑和個人影響力。他開始有意識地“銷售”,建立無形的影響力。
成杰至今還記得,第一個付費請他演講的那個化妝品老板姓田。有個細節是,當初田總付費邀成杰,成杰卻開不出價,因為從來沒人向他付過費,他的演講“有市無價”。最后成杰以讓顧客先還價的方式,和田總達成一天400元的報酬。
400元、1 000元、2 000元到10 000元……一場場演講的“出場費”,為成杰在教育培訓生涯里打下一個個結,提醒此處生變。也正是靠這段時間的演講式銷售,成杰得以留在培訓行業。
入行后成杰的足跡,和2008年排除萬難成立巨海之后的辦公場所遷移,恰如其分地刻畫了這個“80后”新一代商業演說家的浮沉軌跡。
2006年4月25日,成杰首次以講師的身份登上培訓機構的舞臺,臺下一共9人,5個老板就成交了3單,成杰一戰成名。
后來被調入上海公司,成杰迅速制定了“黃浦江101天演講計劃”,為接下來以“免費模式”打響成名一戰提前作充足準備。
為精進演說功夫,成杰專門把房子租在離黃浦江邊的2公里處,效法10年前蝸居綿陽幾平米小屋時苦心志、勞筋骨的操作,每天早上用一盆冷水澡澆灌全身,澆退睡意。
101天,他堅持清晨5點半出門,跑步至江邊,回到綿陽普明山練演講的時刻。每字每句每篇文章,他明顯感到身體的變化,蕩漾的黃浦江波光千絲萬縷的流水是成杰虔誠的聽眾。當有趣的故事、智慧的哲理、精妙的語言被交織進新一天對成功的極度渴望而脫口而出時,江邊輕輕響起陣陣鼓掌和叫好。
演講水平突飛猛進,成杰覺得他也真正站上了這樣的舞臺。
隨后,利用今天互聯網普遍的獲客思維,成杰用免費模式開了一場100人的大課,成交可觀。再次一戰成名,掌聲和贊譽如海浪般襲來。成杰就此在上海扎了根,后來成立巨海。
命運的每一次轉折和突變都出乎意料,但回頭來看又都能浮現清晰的動機和周密的判斷。
21年,超7 000場公眾演說,掌聲不斷響起。16年蹈波裁浪,巨海正式告別“灣流”,匯入一個嶄新航道,他想讓掌聲更響亮點。
演講老兵成杰攜巨海殺到新戰場的故事,實際上才剛剛開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