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黎世平神秘失蹤。
直到16年后的一個寒冬,藏在學校操場下的秘密,終于曝光在陽光下。
是什么線索揭開了這段沉冤已久的真相?案件背后的黑暗力量又是誰?
01
2003年1月的一天傍晚,湖南懷化新晃一中的教職工宿舍里,飯菜的香味溢滿了整個房間。
熱氣騰騰的紅燒肉、翠綠的青菜和飄香的米飯整齊地擺在桌上。
孩子已經饑腸轆轆,肚子咕咕叫得不耐煩,媽媽張春華一邊往手表上瞅,一邊安撫著孩子:“再等等你們爸爸,他就快回來了。”
可是,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黎世平卻遲遲未歸。
鐘聲已經響了七下,孩子的耐心幾乎耗盡,而張春華的眉頭緊鎖,心底的不安卻愈發濃烈。
黎世平是學校的物理老師,他一向準時回家,今天卻不知去了哪里。
第二天一大早,張春華就匆匆趕到了學校。
她頂著寒冷的晨風,在操場、辦公室、教室之間焦急地找尋著丈夫的身影。
就在這時,張春華撞見了學校的校長黃炳松。
一見到校長黃炳松,她就迫不及待地問道:“張校長,您見到世平了嗎?他昨晚沒回家。”
只見黃炳松眉頭緊皺,態度不耐煩,一冷漠地說道:“黎世平卷款潛逃了,你還來找他做什么?!”
張春華聽后,滿臉驚愕,“不可能!他怎么會……”張春華不相信校長的指控。
黎世平為人正直,怎么可能卷款潛逃?張春華在學校四處尋找,心急如焚。
一走到操場,她便發現正在施工的場地。
操場工程由校長的外甥杜少平承包,黎世平之前曾因工程質量問題與他產生過些許摩擦。
但杜少平也說沒有見過黎世平。
心生疑慮的張春華沒有放棄,她繼續在校園里四處尋找,每一處都仔細檢查。但多日過去,黎世平失蹤多日,音信全無,電話不接,信息不回。
無可奈何的張春華緊帶著困惑和擔憂,懷抱著一絲希望走進了公安局。
警局里,警察們接待了張春華,開始了全面走訪調查。然而,這座城市像被施了咒,始終沒有人見過黎世平,也沒有任何線索。
02
案件陷入僵局,但張春華從未放棄過尋找丈夫。
她每天都在大街小巷、車站碼頭四處奔走,問遍了所有可能見過丈夫的人。
她的眼中噙滿了淚水,但每一句都是堅定的,“生要見人,死要見尸。”
“那天晚上下了一整夜的大雨,他說要處理緊急的工作,凌晨還沒回來,我只是以為他在學校加班……怎么會這樣!”
張春華反復回憶著那個夜晚,心中的疑慮越來越重。
時光荏苒,16年如白駒過隙,孩子也已長大成人。
然而,張春華卻從未放棄,她依舊每日不停地奔走調查,相信丈夫的失蹤與學校有密不可分的關聯。
2019年,國家掃黑除惡行動如火如荼,張春華看到了希望。
她將多年收集的資料寄到中央辦事處,引起了國家重視。
督查組派員前往新晃一中,進行技術性跟蹤觀察,目光最終聚焦在學校操場。
深夜,機關車燈劃破黑暗,操場上燈火通明。
挖掘機轟隆隆地開始工作。
經過一天一夜的挖掘,一個令人震驚的發現浮出水面——人類白骨殘骸。
DNA鑒定結果讓人心碎,確認遺骸正是黎世平。
隨著尸體被發現,當年的施工團隊杜少平及其團伙成員接受審判。
在嚴肅的盤問下,杜少平最終承認殺害了黎世平并將其埋尸于操場。
03
2001年,杜少平以他人名義違規承攬了挖掘學校田徑跑道的工程,他的手下羅光忠負責具體施工。
然而,在施工期間,杜少平為了貪婪地吃回扣,不惜用劣質材料偷工減料
學校總務處職工黎世平對工程質量和安全進行嚴格監督,他多次向校長黃炳松上報問題,引起了杜少平的不滿和敵意。
黎世平見上報校長無用,計劃要將此事報警處理。
為了不讓黎世平擋了自己的財路,杜少平萌生了一個邪惡的念頭:殺害黎世平。
事發當天,黎世平在操場附近的宿舍樓,與姚本英老師下象棋。
那天的天氣格外寒冷,北風呼呼地吹著,似乎也預示著一場大風暴即將來臨。
杜少平手持兩瓶飲料,笑著走近黎世平和姚本英。
他遞上一瓶飲料,熱情地說:“天冷了,喝點熱飲暖暖身子。”
在黎世平的飲料中,杜少平悄然放入了從外地獲得的迷藥——三唑侖片。
黎世平喝下飲料后,只覺得眼前一黑,隨即昏迷不醒。
杜少平假裝關切地呼喊:“鄧老師,鄧老師,你怎么了?”不遠處的羅光忠同樣露出擔憂的神情,偷偷向杜少平使了個眼色。
姚本英被羅光忠借故叫走,留下了昏迷的黎世平。
杜少平和羅光忠迅速行動,用膠帶封住黎世平的嘴,綁住他的手腳,接著用塑料袋套住他的頭部。
杜少平揮動橡膠錘子,擊打黎世平的頭部,直到他再也沒有反抗的力氣。
夜幕降臨,兩人抬著黎世平的尸體來到施工跑道邊,把黎世平的尸體掩埋在最大的坑內。
次日,杜少平指揮鏟車填平跑道上的深坑,一切仿佛從未發生過。
04
十六年過去了,學校操場的一角被重新開挖,現場發現了塑料殼、41根膠帶和塑料袋。
經過深入的調查和鑒定,法醫確認黎世平死于重度顱腦損傷,顱骨右部骨折,并檢測出三唑侖成分。
這些證據無一不指向杜少平和羅光忠的罪行。
面對鐵證如山的證據,杜少平和羅光忠無力抵賴。
隨著真相浮出水面,杜少平手上一樁樁殘忍的罪行逐漸被揭開。
杜少平不僅涉及謀殺,還涉及故意傷害、尋釁滋事、非法拘禁等5項罪名。
他指使手下潑硫酸致人輕傷,以討債為由強制獲取汽車客運公司的股權,構成了地地道道的黑惡勢力。
除此以外,黃炳松作為學校的副校長,卻是杜少平的得力幫兇。
他深知黎世平對學校擴建工程的監督,不利于自己和杜少平的利益。
黃炳松對杜少平的作為心照不宣,在他的庇護下,一場無聲的謀殺得以掩蓋16年。
縣公安局局長楊軍,在金錢和權力的誘惑下,毅然決然地選擇了站在罪惡的一邊。
楊軍兩次收受賄賂,默默隱瞞了所有證據,甚至刻意不予立案。
所有的犯罪鏈條在黑暗中緊緊相扣,形成了一個堅不可摧的關系網。
2020年1月,正義的審判終于來臨。
杜少平因故意殺人被判死刑,而羅光忠也被判死刑緩期兩年執行。
楊軍、黃炳松和其他涉案的公職人員也紛紛被判處有期徒刑。
法庭上,張春華站在角落,冷眼看待這一切。
16年的重擔終于卸下,她的眼中沒有淚水,只有一份釋然。
雖然正義遲到,但兇手最終付出了代價。
執行死刑前,杜少平與妻子做最后的告別。
淚水劃過他的臉龐,混合著悔恨與絕望。
一切都將塵歸塵,土歸土。
正義終究遲來了16年,但幸好它沒有缺席。
杜少平等人為他們的罪行付出了生命的代價,黎世平的在天之靈也得到了慰藉,法庭上空那無形的正義之劍,懸而不落,直到死刑的這一刻,才劃破了歷史的陰霾。
“操場埋尸案”的影響深遠。
案件的結局表明,任何黑暗都無法永遠掩蓋善良和正義。執法者應敬畏權力,杜絕濫權,才能真正實現社會的公平與正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