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pixabay)
有時候越是不經意間的事情背后,越是隱藏著震耳欲聾的雷聲。
8月27日,四川省政協原黨組副書記、副主席崔保華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審查調查。崔保華十八歲就參軍了,并在部隊期間取得大專學歷,后轉業至人事部。在他的從政生涯中,人事部辦公廳副主任和四川省委副秘書長、省委常委辦主任等職務,顯得格外重要。擔任眉山市長、遂寧市委書記十個年頭后,他又回到省里任職,一度官至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兼省政協副主席。
他再次回到省里任職時,正是黨的十八大前后,反腐的風暴正在掃過四川。黨的十八大后首個落馬的副省級官員李春城,曾與崔保華搭過班子。李春城的“左膀右臂”何華章,還和崔保華在遂寧搭過班子。如今崔保華退休兩年后也被查了。
其實退休之后被查,早就不是什么新聞了。在反腐正風的大勢之下,很多人還在位時就被查了。但這也不排除一些身上有問題的人,一直隱藏甚深,而另一些人自以為風頭過了,不收手不收斂,甚至退而不休,產生新的“腐敗增量”。不管是哪種情況,隨著反腐大勢的不斷推進,這些線索都將被一一挖出,退休與否并不影響被查的結局,這正體現了反腐敗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的堅決態度。
而像崔保華這種看上去似乎“一直沒有問題”的人都被查了,恰恰說明即使那些最精心的障眼法,也正在“破功”,這正是反腐敗不斷推向深入的表現。只要身上有事,早晚都會被查到,最好的出路就是主動投案。
黨的十八大后,四川一度是反腐敗的重點省份。這些年四川在著力清理基層腐敗分子,僅今年上半年,就有26名干部上了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的通報。截至28日,四川省紀委監委網站8月份已通報28人,平均每天一人。這幾年四川反腐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披露了很多基層腐敗干部的違紀違法詳情,有的還拍成了視頻,讓當事人出鏡現身說法。
這些案例情節非常真實生動,比如今年4月份披露的遂寧市河東開發建設投資公司原財務總監田瑜璇一案中,田瑜璇受《人民的名義》“啟發”,把一百多萬贓款砌進墻里。話說到這,我們不妨關注一下這樁“窩案”。從2019年至今,遂寧河投公司一直在被深度整頓,這家公司的前任董事長、總經理、財務總監當年已經悉數被查。從2023年開始,新的一波清理又開始了,繼任的財務總監田瑜璇等數名管理層應聲落馬。
河東新區是遂寧市的新區,而河投公司又是河東新區的融資平臺。換句話說,遂寧河投公司窩案被清查其實是近期多地“城投反腐風暴”的一部分,而這些城投腐敗案又往往會牽扯出很多人。
反腐正風,既要“打虎”,也要“拍蠅”。這不但因為群眾對“蠅貪”感受更直接,還因為“小官”腐敗能真實反映出基層的政治生態。“老虎”往往都是從基層上去的,他們下面可能連著“一條線”,從“蠅貪”查起,隨著搜集的證據越來越多,很有可能扯出“大魚”。基層政治生態愈發清明,整個大環境才能真正變好。把這些腐敗案例披露出來,對廣大干部起到了警醒作用,更讓人們近距離看到了基層政治生態中的某些真實現狀,有著鮮明的警示意義。
崔保華是黨的二十大以來四川落馬的第二“虎”,去年底還有省政協原副主席楊克寧落馬。在對基層腐敗頻頻出手的同時,打掉一些有影響力的“老虎”,這也將加速反腐大局的深入推進。蜀道早已不再難了,政治風氣“清朗”起來只是時間問題。
(文/于永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