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朱元璋坐在宮殿之上,仔細查閱著各地呈報上來的財政賬目。突然,他在一本賬冊中發(fā)現(xiàn)了一個非常細微的問題:一本賬本上“十萬兩白銀”被人為地改成了“五萬兩白銀”,也就是在“十”上加上3筆便成了“五”。
朱元璋看后倒吸一口涼氣,一字之差便使國家面臨虧損五萬兩的危機。同時他也暗暗佩服改賬目的人,如果不仔細查看,是很難發(fā)現(xiàn)的。是誰膽子這么大,竟敢擅自修改政府財務(wù)賬目?其目的何在?貪污,一定是貪污。朱元璋想到這兩個字,牙根都疼。
原來,朱元璋是一個佃農(nóng)出身的孤兒。在做皇帝之前,他討過飯,當過和尚,打過雜役,深知老百姓的疾苦,因此對貧苦百姓有一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憐憫,對貪官污吏懷有一種異常強烈的仇恨。于是,他下定決心要把此事調(diào)查清楚,并嚴懲作弊貪污的人。
他仔細看過賬本后,確定該賬本是由戶部侍郎郭桓呈報的,便差使大內(nèi)總管去叫郭桓前來覲見。在郭桓到來前,他也效仿郭桓在“五萬兩白銀”中間狹窄的縫隙里加了一個“十”字,“五萬兩白銀”立即變成了“五十萬兩白銀”。
不一會兒,郭桓腆著大肚子來了,見過朱元璋后,乖巧地立在一邊。
朱元璋強壓怒火問郭桓:“郭愛卿,我來問你,這個賬本是你呈上來的吧?”郭桓接過賬本看了看,小心翼翼地回道:“啟稟皇上,此賬本正是下官所呈。”
“那呈送的時候,你是不是仔細核對過呢?”朱元璋繼續(xù)問郭桓。
“啟稟皇上,下官已核對屬實,請皇上明察。”郭桓說。
“好,那現(xiàn)在朕讓你重新核對一下,是不是還有什么遺漏?!敝煸罢f完,把賬本扔給了郭桓。郭桓接住賬本,心里惴惴不安,他猜不透朱元璋的本意??僧斔毤毧催^賬本后,后脊梁骨馬上透出了一股股涼氣,想不到自己的細心還是露出了馬腳。他怔怔地看著剛剛被朱元璋改過的數(shù)字,許久沒有緩過神來,而且臉色越來越難看。但他還是故作鎮(zhèn)定地問朱元璋:“啟奏皇上,該賬本被人改過。”
“哦?說說哪里被改了?!敝煸耙荒橌@訝。
“皇上,各省府衙每年上繳的稅費不過五至十萬兩白銀,而這個賬本上卻是‘五十萬兩白銀’,而且其中的‘十’是后填上去的。”郭桓仍以平靜的口吻說道。
“是嗎?不過不止這些吧?你再仔細看看還有沒有被改的地方?!敝煸斑M一步說道。
“沒有了?!惫富氐?。
“真的沒有了?”朱元璋加重語氣問道。
郭桓一激靈,意識到朱元璋馬上就要發(fā)威了。但他依然強裝鎮(zhèn)定地說道:“恕下官眼拙。”
朱元璋一聽此話,火往上撞,一拍龍案,用手指著郭桓大聲訓(xùn)斥道:“好你個郭桓,吃著皇糧,拿著俸祿,卻貪心不減,明明你在賬本上做了手腳,卻還在這里信口雌黃。你說,賬本上那五萬兩白銀去哪里了?”
這下,郭桓便沒了轍,一下子癱在地上。朱元璋即刻命令將郭桓押進大牢。
后來經(jīng)過反復(fù)審訊,一樁驚天大案浮出了水面。郭桓勾結(jié)刑、禮、兵、工等六部小官員及各省官僚、地主,貪污稅糧及魚鹽等,折米二千四百余萬石,還侵吞大量黃金白銀。朱元璋龍顏大怒,下令把郭桓等六部的12名高官及左右侍郎以下同案犯幾萬人都判處了死刑,還有很多同黨被發(fā)配到邊關(guān)。
經(jīng)過這樁大案,朱元璋意識到數(shù)字在財務(wù)賬目上的重要性,也感覺到現(xiàn)行的數(shù)字極易涂改,如果繼續(xù)沿用下去將貽害無窮,于是他果斷出臺了一個規(guī)定,把記載錢糧數(shù)字的漢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改為大寫,用“壹、貳、叁、肆、伍、陸、柒、捌、玖、拾、佰、仟”來代替。此決定一出,便斷了那些貪官們的財路,他們再也不敢為非作歹了。
朱元璋憎貪污腐化,恨貪官污吏。為了反貪樹廉, 幾乎用盡了他的畢生精力。巧改數(shù)字懲治貪污,一方面顯示了他過人的膽識和超常的智慧,另一方面也表明了他反腐倡廉的決心和勇氣。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