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給你一個機會,
到香港最美的大學校園,
提前接觸頂尖學府學習資源,
讓優秀導師授課,
并進行為期6個月的跟班科研學習,
你,心動了嗎?
近日,由香港中文大學滬港發展聯合研究所主持推出的“科研新星培育計劃”項目即將上線,該項目面向粵港澳大灣區所有中學生開放申請,通過一系列嚴謹的選拔和培訓流程,選拔出具有科研潛力的中學生,利用一系列的科研課題,幫助中學生順利銜接大學課程,培養他們獨立學術研究能力,拓展國際視野與跨學科知識,并為其提供個性化指導與學術成果產出。
參與項目的突出表現者,更有機會獲得由香港中文大學頒發的官方研習證書與推薦信!
科研新星培育計劃
“科研新星培育計劃”是香港中文大學近年來重點打造的一項科研人才培養項目,旨在通過一系列嚴謹的選拔和培訓流程,選拔出具有科研潛力的中學生,通過一系列的科研課題,幫助中學生順利銜接大學課程,培養他們獨立學術研究能力,拓展國際視野與跨學科知識,并為其提供個性化指導與學術成果產出。
香港中文大學滬港發展聯合研究所
助理所長潘學智老師
授牌儀式上,香港中文大學滬港發展聯合研究所助理所長潘學智老師率先上臺致辭。他表示,此次國際交流協會能夠參與“科研新星培育計劃”,意味著項目能夠進一步深入內地教育市場,為更多內地學生提供了解香港最美校園——香港中文大學的機會,進一步促進粵港青少年文化深入交流。在當今全新的國際新趨勢下,香港中文大學推出的“科研新星培育計劃”項目經過多年實踐,證明其在大學乃至中學層面是有充分的價值進行推廣。他引用芬蘭教育為例,表示要讓當代青少年從科研項目中培養自發思考的能力,致力于成為解決全球問題的貢獻者。
國際交流協會會長黎浩明
國際交流協會會長黎浩明隨后上臺致辭。黎會長表示,作為內地首批外語學習的受益者,又專注于跨文化交流行業將近20年,就這些年的經驗而言,他十分榮幸能夠成為“科研新星培育計劃”項目的合辦方,他認為這是一次承上啟下的國際教育合作新篇章,能夠幫助更多內地學生透過香港中文大學這一窗口,遇見更大的世界,展望更遠的未來!
香港青少年文化交流協會主席、資深媒體人、
香港鳳凰衛視知名主持人安東老師
香港青少年文化交流協會主席、資深媒體人、香港鳳凰衛視知名主持人安東老師則表示,從個人自身經歷出發,他相信香港中文大學研發的“科研新星培育計劃”項目,能夠為每一位仍然在學校里的年輕人提供更多資訊、更多認識世界的機會,能夠更好地構建他們的人生觀,樹立更高的眼界與格局。
在這一場簡單而隆重的授牌儀式上,眾人為青少年教育而來,更為促進青少年教育繁榮而聚,“熱愛”成為合作交流的關鍵詞。
國際交流協會副會長耿倩
國際交流協會副會長耿倩在致辭中表示,協會的使命是為未來社會可持續發展培養主導者。協會旗下所屬組織——多元升學中心,更是目前灣區唯一升學的公益組織,致力于為灣區學生打破信息壁壘,幫助更多學生找到更適合自身發展的道路,提供更多優質前沿的國際教育資源。
我們期待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下,“科研新星培育計劃”必將取得圓滿成功,為全球科研事業培養出更多優秀的后備人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