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的漩渦中,我們有時會被自我否定的聲音所淹沒:
“我總是把事情搞砸”
“我太笨了”
“也許我不該嘗試”
“我什么都做不好”
這些消極的思維如影隨形,影響著我們的學習、工作和日常。
但你知道嗎?有一種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打破這種思維定勢——認知行為療法(CBT)。
作為國際心理咨詢界的主流流派之一,與關注潛意識的精神分析不同,CBT以認知為核心,強調思維模式對情緒與行為的影響。
CBT的獨特之處在于,它不僅幫助我們識別和挑戰消極思維,還教授我們如何替換它們,以更積極、適應性的思考方式,引領我們走出心理困境。
這種見效迅速、標準化的操作模式,讓CBT不僅被美國心理學會(APA)和英國國家衛生與臨床優化研究所(NICE)推薦,而且在處理抑郁、焦慮、強迫癥等多種心理問題上有豐富的臨床研究證據支持,被譽為心理臨床領域的黃金標準療法!
CBT治療理念的核心
CBT的核心在于理解我們的思維、情緒和行為之間的相互作用。
如果我們用消極的眼光看待事物,就很容易陷入負面情緒的泥沼。
CBT的目標是將復雜的問題分解,通過改變我們的思維模式和行為習慣,從而改善我們的生活感受。
CBT的干預策略包括認知重組、應對技巧和問題化解,分五個步驟實施:信息收集、問題分析、預案制定、預案實施與調整,以及效果評價。
干預策略
認知重組
CBT中最為核心的策略,通過指導個體記錄自己的自動化思維,然后對這些思維進行評估和挑戰,最終替換為更加合理的認知。
應對技巧
通過角色扮演、行為排練和逐步暴露等技術,增強個體的應對能力,讓他們在面對問題時能夠采取實際行動而不是被問題所困。
問題化解
側重于直接解決具體的問題,通過分析問題的結構和功能,找到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法。
實施步驟
信息收集
通過面談、問卷和觀察等方式,收集個體的背景信息、當前問題、生活壓力源等,全面了解個體的心理狀態和生活環境,為后續的問題分析打下基礎。
問題分析
識別個體的核心問題和維持這些問題的認知、情緒和行為因素。
預案制定
基于問題分析的結果,與來訪者共同制定具體的改變目標和行動計劃。
預案實施與調整
將預案付諸實踐,同時根據反饋和進展調整策略。
效果評價
通過定期的評估和反饋,監測個體的思維模式、情緒狀態和行為變化,以確保治療的有效性。
CBT療法的優勢
認知行為療法(CBT)以其顯著的效果和實用性,贏得了廣大心理咨詢師的青睞,成為他們首選的心理干預手段。
在歐美,這種療法已經成為心理咨詢的主流,并被納入醫保體系,有豐富的文獻支持。
在國內,CBT作為心理咨詢領域的四大流派之一,因其嚴謹的科學基礎、快速的治療效果和清晰的治療框架,正被廣泛推廣和應用。
2019年《柳葉刀·精神病學》研究顯示:焦慮和抑郁的終身患病率已高達15%。在我國,尤其是兒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亟待解決。我國青少年抑郁檢出率達24.6%,每四個孩子中可能就有一個被抑郁困擾。
中國現在急需CBT領域的臨床咨詢師!
相較于其他心理治療流派,CBT具有以下的獨特優勢:
首先,CBT十分務實,沒有空話、套話、俗話、玄話。認知治療所設定的目標必須是“看得見,摸得著”,其由咨訪雙方共同設定,十分具體、現實、可行、見效,具有極強的針對性和證偽性。
第二,CBT具有嚴謹的治療結構,當治療的結構被具體化后,無論是咨詢師還是來訪者,都會逐漸熟識這一整體的結構框架,并主動地根據這一結構循序漸進地將認知治療按部就班地不斷深入,直指目標。
第三,CBT的各項技術都比較容易掌握,易于操作。由于認知治療的過程很直觀,所采用的認知和行為干預技術也相當明確和直接,這正是認知治療的一大特點。
第四,咨詢期限短暫。來訪者對于接受心理咨詢的期限都比較敏感,他們都希望盡快地解決自己的心理問題,甚至有點操之過急的迫切性。認知治療屬于短程治療,一般為期在3個月左右。
CBT強調與來訪者共同定義問題,并設定明確的咨詢目標,通過學習新技能來解決心理問題。然而,在探討認知行為療法(CBT)的過程中,我們常聽到一些關于這種方法的誤解。
誤解一:
CBT是刻板的、機械化的
CBT的確提供了一套結構化的治療方法,對于那些經歷抑郁、焦慮、恐懼癥等心理問題的來訪者,這種方法擁有豐富的實證支持,但這并不意味著咨詢過程是僵化的。
實際上,有經驗的CBT咨詢師會根據每位來訪者的獨特情況和需求,靈活調整咨詢計劃,就像醫生在治療身體疾病時會根據具體情況調整治療方案,CBT咨詢師也會與來訪者共同探索最適合他們的治療方法。
誤解二:
CBT不重視咨詢師與來訪者的關系
雖然CBT的核心不是咨詢師與來訪者之間的關系,但這并不意味著關系不重要。
良好的咨訪關系是CBT成功的關鍵。
咨詢師會與來訪者建立起透明、互信的合作關系,共同工作,并在咨詢過程中賦予來訪者越來越多的主動權。咨詢師會與來訪者分享對問題的理解,討論有效的策略,并尊重來訪者的意愿和偏好,與來訪者建立信任關系,促進來訪者的改變。
誤解三:
CBT只是治標不治本,復發率高
CBT的確總是著手于最困擾來訪者的癥狀,但這并不是它的全部。
CBT通過將癥狀、障礙和個體層面的個案概念化,幫助來訪者全面理解問題,并學習解決問題的技能。這種方法不僅關注當前問題的解決,也致力于幫助來訪者理解問題的成因,并掌握在未來應對類似問題的能力。
CBT的目標是讓來訪者在面對挑戰時,能夠像自己的心理咨詢師一樣,獨立應對。
最好的領路人
為了避免學習CBT 時陷入上述誤區,就需要跟著高專業水平、權威的老師來學習。
楊發輝老師和徐勇老師,就是最好的領路人!
楊發輝老師,獲世界認知行為治療之父阿倫·貝克親筆簽名認證,并受Keith Dobson教授一對一督導14年。他是中國唯一的國際認證CBT培訓師(督導師),其治療融合人本、精神分析精華,結合中國傳統文化,形成本土化的體驗式CBT。
徐勇老師擁有20年精神科門診實操經驗,是CBT和精神動力學的專家,擔任多個國際心理協會的重要職位,致力于心理治療的臨床實踐與教學。
有了這兩位老師的悉心指導,學員們能夠真正掌握認知行為療法的精髓,從此在臨床實踐中游刃有余!
課程介紹
德瑞姆一年制CBT長程培訓項目分為CBT理論學習(3個月)、5大CBT技術訓練(5個月)、實習+地面工作坊 (9天)三大模塊。
CBT理論學習
該模塊是整個課程的基石,讓學員系統地了解CBT的相關概念和原理。
從認知扭曲到行為干預,每一個知識點都像是拼圖的一塊,逐漸拼湊出一個完整的CBT世界。
五大CBT技術訓練
在這里,學員通過實際操作來鞏固和應用所學技能。
每一次動手操作都是一次新的體驗,從簡單的個案分析到復雜的治療方案設計,學員在實踐中逐漸掌握了CBT技術的精髓。
實習和地面工作坊
本模塊是學員走向職場的跳板,在真實的工作環境中實習,與專業咨詢師合作,親身體驗工作流程和職業要求。
每一次實習都是一次成長,每一個工作坊都是一個提升自我的機會。
德瑞姆也為學員們提供了可進入德瑞姆青少年咨詢中心、德瑞姆線下連鎖精品心理咨詢中心的就業機會!
具體教學過程為:理論講解——實操示范——小組演練——提交作業——個案督導——討論答疑。
每個環節中,楊發輝老師或徐勇老師都會親自帶領學員們學習和探索。相信在言傳身教中,學員們不僅能學到書本上的知識,還能領悟到楊發輝老師的寶貴品質!
課程優勢
本課程著力于從科學的學習模式、階梯式的模塊教學、超強名師親授來全方位打造精品課程內容,讓每位學員都學有所獲、學有所成。
同時每完成每一框架內容后都可獲得楊發輝老師簽署時長證明,并且完成所有內容后,可獲得親筆簽名的課程培訓證書,該培訓證書可作為國際認知行為治療學院認證條件之一!
適合人群
認知行為療法的目標是幫助人們認識到他們的思維方式如何影響他們的情緒和行為,并教授他們改變這些思維方式的技巧和策略。
因此理論上來說,認知行為療法適合任何希望改變自己思維方式和行為模式的人群。
課程安排
以下是詳細的課程內容:
增值服務
報名該課程即可享受德瑞姆心理傾述熱線服務。
預約咨詢:+V drmxinli
電話:4008202621
如果你也對CBT充滿好奇,或者希望在心理學領域有所建樹,這套課程絕對是您的不二之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