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參加第二十三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全球決賽的選手走進福州三坊七巷,深度體驗中國古代里坊制度的“活化石”和“中國明清建筑博物館”的獨特魅力。
三坊七巷,作為國內現存規模較大、保護較為完整的歷史文化街區,以其獨特的建筑風格和深厚的歷史底蘊,成為了本次“漢語橋”選手們探尋中國文化的重要一站。
選手們參觀了林覺民·冰心故居,感受了近代名人名家的生活故事和家國情懷。林覺民故居不僅展示了福州民居的建筑特點,還通過聲光電技術再現了林覺民在香港濱江樓上書寫《與妻書》的感人場景,讓選手們深刻體會到了林覺民對妻子的深情厚意。“書房、臥室、花園......都有他們生活過的痕跡,我好像真的走進過他們的生活一般。”來自緬甸的羅珠和表示,在名人故居里游覽,仿佛開啟了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
隨后,選手們來到嚴復故居,深入了解這位被譽為“中國西學第一人”的啟蒙思想家、翻譯家和教育家的生平事跡。其譯作《天演論》為中國近代系統介紹西方思想、文化、制度做出了重要貢獻。在參觀過程中,不少希望從事中文翻譯工作的選手,對嚴復提出的“信、達、雅”翻譯標準展開了熱烈討論并表示贊同。
除了名人故居外,選手們還參觀了二梅書屋,即福建民俗博物館,這里展出了《二十四節氣的閩式生活》等民俗文物,展示著福建一年四季的民俗活動和民俗文化。近千件的閩派古典家具、木雕木刻、瓷器、名人字畫等民俗文物,讓選手們全面了解了富有福建特色的民俗文化。此外,二梅書屋還展示了福州傳統建筑元素如馬鞍墻、插屏門、灰塑等,讓選手們對中國傳統建筑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在水榭戲臺,選手們更是享受了一場視聽盛宴。這座建于明代的水榭戲臺,曾是府內聚會和演戲的重要場所。福州閩劇院演員為選手們帶來了《牡丹亭》選段的精彩表演,讓選手們感受到了閩劇的獨特魅力。隨后,春倫非遺人員展示了福州茉莉花茶的窨制工藝,并邀請選手們上臺體驗“篩花”工藝,讓選手們在品茶中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韻味。
選手們在參觀過后,表示此行不僅讓他們深入了解了中國古代的歷史文化和民俗風情,還讓他們親身體驗了中國傳統建筑的獨特魅力和中國味的幸福生活,大家都十分期待在未來的學習和生活中,繼續探索中國的美麗與魅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