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炮文化最盛,當屬六朝。
西晉八王之亂破壞了社會根基與倫理綱常秩序,不足以承載正常的理想抱負。兩漢推崇經學,即經世濟用之學,討論如何解決問題,到了魏晉,學術界的風氣轉為玄學清談,不討論如何解決問題,而是或討論宇宙,或看破紅塵,其實就是一群無所事事,不務正業的士族階層集會,時不時還聚眾吸du(五石散)。
五石散:相傳始于漢代,盛行于魏晉。配方有多種說法,葛洪認為是:丹砂、雄黃、白礬、曾青、磁石,隋代名醫巢元方認為是:鐘乳、硫黃、白石英、紫石英、赤石,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進行注解,認為絕大多數成分都有害。按現代化學理論,其中含有大量汞、鉛、砷、硫化合物。五石散符合現代意義的du品定義。相傳服用五石散之后,人會亢奮暴躁,精神錯亂,性欲亢進,渾身燥熱,于是會脫光衣服裸奔,冬天睡在冰冷的巖石上,其中行為藝術家,竹林七賢的阮籍就是著名代言人。郭嘉、曹植、何晏、裴秀也都是五石散愛好者。(題外話:關于這里的石的讀音,私以為是shi2,畢竟其配方就是五種礦物,而dan4是計量單位,不同時期,一石在100斤至135斤之間,五石至少600斤,這么雄武,不符合當時娘炮環境)。
頹靡的生活方式滋生了畸形的性別審美,除了思想墮落,服用五石散成風,當時男性還以陰柔為美,流行涂脂抹粉,進一步促進了娘炮文化的形成和發展。充斥娘炮的魏晉六朝,王朝快速易手,同時遭遇北方政權入侵,勢力范圍被趕出中原。即使衣冠南渡,東晉及南朝依舊毫無斗志,門閥士族繼續壟斷社會資源,士族子弟無需為社會負責、為工作奔波,成天無病呻吟,傷春悲秋。魏晉著名的幾個美男及結局:傅粉何郎:何晏,被司馬懿夷三族;擲果盈車:潘岳,被趙王司馬倫夷三族;看殺衛玠:衛玠,被粉絲和狗仔隊圍成人墻圍觀,本身體弱,不堪勞累及心理負擔,就病逝了。
最終,北方隋朝大軍南下,結束這場荒唐的過眼云煙。以關隴軍事貴族為主的隋唐統治者開始徹底洗牌,洗掉的不僅是長達幾個世紀的士族門閥壟斷,提拔寒門庶族(科舉),還有頹靡的文化和畸形的審美。從文化載體看,南朝時宮體詩橫行,風格香艷,其實就是些淫詞艷句,靡靡之音。反觀北朝,連民歌都讓人感受到質樸、恢弘、剛健的氣息,如《敕勒歌》、《木蘭詩》。南朝崇尚陰柔之美,《顏氏家訓》言:“梁朝全盛之時,貴游子弟,多無學術。無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而北朝卻崇尚雄性應有的勇猛剛烈。后來北朝士族在隋唐依然名人輩出,活躍于政治舞臺,而江左高門卻一度黯然失色。隋唐作為中華第二帝國,再次以陽剛雄健稱雄東亞,影響世界格局。
回到21世紀,僅僅過去幾十年,日本的審美從高倉健變成陰柔牛郎;泰拳發源地的泰國,人妖產業鏈竟成了支柱產業之一;男性強制入伍的韓國卻花美男男團盛行。這三國無一例外都有美駐軍,有了美駐軍,就無一例外的有了繁榮的風俗業,有了繁榮的風俗業,就會衍生出畸形的性觀念和性取向,有了畸形的性觀念和性取向,就會有畸形產業鏈如泰國人妖,有了畸形產業鏈,就會有畸形的性別審美。有了畸形的性別審美,就會一定程度上削弱雄性的骨氣和血性。
而三國開始有駐軍,都是上世紀五十年代,二戰結束,冷戰開啟這個時間節點。去雄計劃的真偽其實不重要,當年美國確實推進過這個行動,而如今的東亞,尤其日、韓、泰,確實存在娘炮文化。
沒有美駐軍的地方,仍有娛樂圈,滲透無處不在。通過照搬日韓流水線的商業模式批量生產的娘炮偶像特征是白、幼、瘦、留長發、戴美瞳、涂脂抹粉,仿佛又回到了六朝,區別是六朝娘炮還不乏才華出眾者。
這是一場沒有硝煙,但殺傷力極大的戰爭,目前的內娛已不僅是資本滲透并逐利的平臺,而是從各方面包括且不限于傳統文化、民族自信、價值觀、男性陽剛之氣全方位扭曲和誤導,因此娘炮明星、腦殘劇、劣質綜藝、文盲層出不窮,而受眾群體往往是三觀尚未成型的兒童、青少年,一旦娘炮文化成為社會的主流審美,則意味著主流價值觀的崩塌,社會風氣一旦萎靡沉淪,必然招致大禍。
必須引起警惕并徹底抵制娘炮文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