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阿瑟第一次見日本裕仁天皇是在1945年9月27日,地點是美國駐日大使館官邸。那天裕仁是親自去拜訪麥克阿瑟的。
那一天,麥克阿瑟看到裕仁的神情很緊張,給他點煙時,對方的手顫抖得很厲害,麥克阿瑟當時有點失望,沒想到這一國之君,會是這副模樣。
接下來,裕仁說的一句話,讓麥克阿瑟很是受用,裕仁說:“我對戰爭中所有的政治、軍事決定和行動負全部責任,我自己也任由閣下代表的盟國裁決。”
也正是在那一瞬間,麥麥克阿瑟阿瑟做了一項影響日本未來政局的決定,放棄追究天皇的戰爭責任。
會談中,麥克阿瑟還問了裕仁一個問題,“你為什么要批準發動戰爭?”
這位曾經最高侵略頭子苦著臉回答:“如果我不批準,他們將另立天皇。戰爭是日本人民的意志。當時不管誰是天皇,都不能違背人民的這種愿望。”
麥克阿瑟聽了皺了皺眉頭,看來,這位君主將所有的戰爭罪責都推給了他的人民。
會談結束,二人一起照了張相,這照片極具諷刺意義,在照片里:麥克阿瑟高大威猛,裕仁矮小佝僂;麥克阿瑟雙手掐腰,威風凜凜,不可一世;裕仁則肩塌臂垂,畢恭畢敬。
這張照片次日一見報后,立即震動整個日本。這一刻日本人陡然意識到,他們一直尊崇的“神”變成了人,而那個“美國大個子”以后則成了他們的神。
這張照片對當時日本人產生了極大的沖擊,他們說,這是美國投給日本的第三顆原子彈。
至此,他們尊麥克阿瑟為日本的太上皇,開始了對麥克阿瑟的造神運動。
許多日本民眾紛紛爭著給麥麥克阿瑟阿瑟寫效忠信,這些多達五十萬封。在這些信里,他們吹捧麥麥克阿瑟阿瑟是“世界的主人”、“我等偉大的解放者”、“新生日本的生身父母”。
有些日本人信誓旦旦地要求加入美國軍隊,有人自愿充當美國的臥底,搜集日本情報。甚至有些日本學者在報上發表文章,提出要將日本劃為美國第五十一州。
尤其是日本女人,再次體現出了她們狂熱的一面,她們紛紛給麥克阿瑟寫信,她們稱麥克阿瑟為爸爸,希望為麥克阿瑟生孩子。
在麥克阿瑟成為日本太上皇掌控日本6年間,日本的對他的造神運動一浪高過一浪,東京許多街道開始以麥克阿瑟的名字命名;許多地方打算為他修建了紀念碑和紀念館;報紙雜志上對他的歌功頌德成篇累牘;許多日本人以戴“麥克阿瑟帽”為時尚。
一句話,此時的麥克阿瑟成為日本人收中的太陽、天神以及真正的天皇。
1951年4月16日,麥麥克阿瑟阿瑟卸任返回美國,當天,上百萬日本民眾走向街頭,跪在路邊,為麥克阿瑟送行,他們痛哭流涕,依依不舍,如喪考妣。
看到這一幕,麥克阿瑟并沒有覺得感動,反而覺得有些滑稽。
20天后,麥克阿瑟在美國國會作述職報告,他對美國民眾說了一句擲地有聲的話:“日本人的精神年齡還只有十二歲!”
他覺得,日本這個民族,是一個只會對強者臣服、對弱者殘暴的民族。
麥克阿瑟的話傳回日本國內后,讓整個日本國破了防。他們對麥克阿瑟的態度來了一個180度大轉彎,他們紛紛指責麥克阿瑟,認為他不配日本人為他歌功頌德,于是,所有以麥克阿瑟命名的街道全部改名;所在已建或在建的紀念館全部廢除或者停工;日本政府也廢除麥克阿瑟的“終身國賓待遇”;一些日本學者和名流還在報紙上登報反擊麥克阿瑟:“我們不是十二歲!”
看看日本人這德性,翻臉比翻書還快,確實證明了他們的精神年齡只有十二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