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南“破除經濟對房地產依賴”的大背景下,
一些主業非房地產的上市公司業績報告中,
房地產營業收入占比近5成。
透過上市企業的年中報,我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
近期,各大上市公司陸續發布2024年半年度報告。在海南,部分非房地產核心業務的上市企業,其房地產業的營收成為企業業績的“中流砥柱”。
在2024年半年度報告中,以生豬養殖和屠宰加工為公司戰略核心業務的羅牛山,其報告期內實現營收21.27億元,而房地產板塊的營收接近10億元,占比超過46%。
不僅僅是羅牛山,海南機場2024年半年度報告披露,企業實現營收22.51億元,其中房地產業務約4.84億元,營收占比約22%;如果算上物業管理等“類房地產”業務,營收比重占到37%之多。
作為以機場管理業務等為主業的海南機場,2023年度公司營收約67.62億元,其中房地產業務營收為30.05億元,后者占比超過44%。
幾年前,就“誰是海南最大地主”的話題,海南地產界普遍認為海航、羅牛山等本土企業在土地資源儲備上,占有絕對優勢。
海南當地房地產行業資深人士表示,房地產營收在一些核心業務非房地產的上市公司中占比較重,有著深層次的原因。他們認為,主要原因是城市發展擴容的土地紅利,此類企業此前儲備了大量的土地資源,房地產業務在企業營收中占比較重也屬正常現象。
不過也有專業人士建議,在如今房地產市場發生深刻變化的大背景下,非房地產主業的企業或上市企業應回歸和聚焦主業。
1.房地產營收成企業“中流砥柱”
在海南一些主業非房地產的上市公司,房地產業務正悄然成為它們業績中的“臺柱”。
8月23日,被外界稱為“中國第一家菜籃子上市企業”的羅牛山發布企業2024年半年度報告。
透過企業的年中報發現,這家以生豬養殖、屠宰加工業務為戰略核心業務和主要收入利潤來源的上市公司,房地產業務的營收占了大頭。
“提起羅牛山,大家第一反應都會說這是一家養豬的企業。”羅牛山董事長徐自力此前曾接受媒體采訪時稱,但實際上,近些年他們已經圍繞公司傳統主業打通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條,形成了以畜禽養殖為基礎,輻射原料生產、飼料加工、良種繁育、畜禽飼養、屠宰加工、冷鏈物流等相關產業的循環經濟體系和全程質量管控鏈條。
但在對外的公開場合,羅牛山的“當家人”很少提及自己的房地產業務板塊。
但事實上,在公開披露的信息中,羅牛山的房地產板塊在整個企業營收中,占到近“半壁江山”。
據羅牛山2024年年中報披露,該公司今年上半年合計營收為21.27億元。其中,公司核心業務中的畜牧業、農副食品加工業營收分別為5.25億元、4.67億元,分別占總營收的24.69%、21.94%。
但是,該公司房地產業務的營收卻呈“一枝獨秀”,高達9.88億元,占公司合計營收的46.44%。
羅牛山的房地產業績,不僅是整個企業營收占比最高的業務板塊,也是較上年同期增幅最大的,增幅為23.2%。
這并非偶然性。查詢羅牛山2023年度報告,該公司實現營收41億元,其中房地產業務為14.8億元,占比36.13%,為公司營收構成占比最大的業務板塊。
2023年度,羅牛山房地產業務營收較上一年增幅高達286.91%!
除了對半年度營收數據貢獻最大,羅牛山房地產板塊毛利率高達41.8%。而該公司核心業務板塊的畜牧業、農副食品加工業毛利率分別為-12.87%、4.46%。
2.有企業房地產毛利率高達83%
不僅僅是羅牛山,海南上市公司海南機場、海南高速等,從表面看起來,企業核心業務并非房地產,但事實上房地產板塊的業績,對企業營收貢獻不容小覷。
以海南機場為例,該公司2024年半年度報告中披露,企業合計營收為22.51億元,其中作為主業的機場運營服務實現營收9.46億元,房地產業務實現營收約4.84億元,物業管理業務營收為3.58億元。
雖然上述年中報中沒有專門計算房地產或“類房地產”在公司合計營收中的占比,但事實上房地產業務比重占到約22%,如果算上物業管理等“類房地產”業務營收,比重超過37%。
海南機場儲備土地資源多,在這次年中報中也初見端倪。
截至報告期末,該公司在建及土地儲備項目26個,土地面積逾6600畝。其中,在建項目12個,面積約1100畝;土地儲備項目14個,面積約5500畝(其中非建設用地約3120畝)。
又如海南高速,這是一家以交通業、文旅業等為主業的上市公司,雖然該公司今年年中報中房地產營收占比較少,但是橫向延展來看,房地產依然是該企業的“主業”。
今年上半年,海南高速營收4119萬元,其中服務業1909萬元,文旅業1155萬元,分別占比46%、28%。而該公司房地產業務營收僅243萬元,占比約為6%。今年上半年與去年同期相比,該公司房地產營收下降了約92%。
但在上一年同期,海南高速房地產營收約2900萬元,占公司同期營收的62%。2023年度,海南高速報告營收合計1.24億元,其中房地產業營收達4266萬元,占比超過34%。
盡管如此,刨除營收成本,今年上半年海南高速房地產的毛利率高達83%。
3.房地產成為“臺柱”并非偶然
在海南一些非房地產主業的上市公司,房地產營收成為企業的“臺柱”并非偶然現象。
海南房地產行業資深人士車旭稱,我國房地產業經歷了“黃金、白銀、青銅”年代的30年,無數的房地產開發企業涌現,主要有三類:第一類是建筑類兼房地產開發的企業;第二類就是主業是房地產開發,但內核是金融的公司;第三類就是主業非房地產的企業。
車旭表示,海南房地產市場是我國較特殊的市場之一,總體屬于“文旅地產”,大部分的客戶需求在島外,是一個外向型的市場。
“旅居地產市場會對產品和運營能力要求更高,原來‘跑馬圈地,蓋房掙錢’的時代將一去不復返,市場對企業的精細化運作及長期運營能力提出新的考驗。”車旭稱。
“目前我國房地產市場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在整體市場力求平穩的前提下,我建議非主業房地產的企業應當逐漸回歸和聚焦其本業。”車旭建議。
海南省房地產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王路表示,此類非房地產主業的上市公司,其房地產業務在整個企業營收中比重較大,有其深層次的原因,各個企業的情況也不盡相同。
比如海南機場,其房地產業務總體是延續此前海航的房地產板塊,比如海口市國興大道的一些項目資產,它最早就是大英山機場的部分,之前整個大英山片區原來都是海航在開發,大英山片區不僅是海口的CBD(中央商務區),也是海南的CBD,這個資產比重較大、估值較高,所以房地產在企業營業收入中占比較高也是正常的事情。
又如羅牛山,其本身就是一個城市基礎服務供應企業,在城市沒有發展擴張前,隨著企業自身發展的需要及業務版圖擴展的需求,儲備了大量的地塊資源,比如養殖、物流等相關產業鏈用地;后來隨著城市的發展和擴容,這些地塊所在的位置就可能成為了中心城區,這些土地自然就可以更好地進行商業轉化。
“我認為,這種現象是隨著城市的發展和擴容而獲得了土地紅利,很多企業利用這種城市化的紅利轉化成房地產,或者說借助房地產變成多元化企業,我覺得這是很正常的事情。”王路稱。
王路還表示,上市公司得房產業務比重大小與否,這是資本市場的自主選擇,只要它是合法合規經營,他覺得比重高低不存在問題。
(文 / 陳標志;本文已獲作者授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