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媒體《紐約時報》在近日報道稱,美國總統拜登已經在今年3月份批準了一項高度機密的核戰略計劃,在這份戰略計劃中,最引人關注的是把中國視為核威脅的“主要焦點”。
而時任美國國防部負責太空政策的代理助理部長維平·納朗在8月初時,在美國著名智庫-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發表的(CSIS)演講中宣布,美國已經進入了一個“新核時代”。雖然這位美軍高官現在已經卸任了,但是他的講話中也證實了拜登簽署的最新核武器戰略,確實是存在的。
他認為,未來美國的核戰略有幾個核心的發展方向,一個是針對對手采取可預判行動;二是,準備好打有限核戰爭;三是,核軍控談判的全面失敗。這雖然只是他的個人觀點,其實也代表著美軍軍內的傳統派看法。
首先,必須把核導彈瞄準潛在的對手,這里面除了俄羅斯就是中國。而美軍現在做的,也從側面證實也是在按照這個戰略布局的。美軍已經在關島部署了俄亥俄級彈道導彈核潛艇,同時還把日韓拉入其中,形成水下三角布局。在這個位置部署戰略核潛艇,無疑是把核導彈的準星鎖定到了我們頭上。
其次,這也符合美國人打有限核戰爭的預判,美國人一直希望使用有限但精確的核打擊戰術,來摧毀對手的核能力。這點從“三叉戟”系列潛射彈道導彈高可用性和高精度就可以看出來。另外,美軍給F-35加掛B-61-12核彈也是同樣的策略,打得準更要打得狠。
最后一點,美國人一直希望把中國拉入核軍備談判之中。美國先前最成功的戰略,就是把蘇俄拉入核軍控談判,限制了蘇俄核武器的發展。現在美國人是想把我們拉入預設好的戰場,想利用已經成熟的談判體系來迫使我們放棄或者減緩核武器的發展速度。
美國人的小算盤,其實昭然若揭。就算按照美國所說,中國的核武庫正在進入到一個新的發展時期。無論是東風-41和高超音速武器結合,還有094改配巨浪-3潛射彈,還有可能的高超音速直達飛行器和隱身轟炸機,例如轟-20。這些成績的取得不是我們發展得有多快,恰恰反映出來我們還在“補課”階段,之前缺得太多,現在得抓緊。
而且,中國的核彈頭數量,按照國外智庫公布的相對有參考意義的數字,到了2024年才到了500枚。美國人激進些估計,按照這個速度發展,到2035年就是1500枚。那美國多少呢?2024年最新公布的3748枚,現在是我們的70多倍,差距是十分明顯的。
可就是這么明顯的差距,被美國媒體VOA視而不見,在8月29日發布的《美國進入“新核時代”:一文讀懂沒有硝煙的美中核博弈》一文中,給出了一個讓人看起來有些夸張的結論。美媒稱:由于冷戰時期,美蘇建立了戰略熱線和定期核軍控對話,才沒有爆發核戰爭。但是現在的中美,沒有類似的溝通管道和機制,這導致雙方可能在缺乏有效共同情況下,在臺海、南海等潛在熱點區域局勢緊張,隨后進入到軍事行動階段后,很有可能迅速升級為核沖突。
美國人居然給出了最終導致中美核沖突,這樣全面攤牌的結論。在這個時候,美媒搞出來這么一篇文章,還是在給沙利文的訪華造勢,因為沙利文帶來的議題中,就有關于中美核談判的內容。但是,結論很明顯,我們是不會上美國人的當!打狗棒不硬,家門口的癩皮狗是很難被攆跑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