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三測的結束,號稱“國產開放世界破陣之作”的武俠大作《燕云十六聲》在接受業界和玩家的建議后,選擇推遲公測。
即便官方同時作出了每推遲一天便多送一份黃金的承諾,但玩家的期待卻是無價的。小編和大家一樣,都希望官方能盡早發布新的進展,好在這次官方“修整”不久后,真的憋出了一個大活。
在8月28日正式開啟了雙端同步的“夷則測試”,這次測試既是移動端的首秀,也是在經過精細優化后,交予玩家的一份新答卷。
多端互通,好游戲要讓更多人玩到
事實上,如果只是推出PC端,三測的《燕云十六聲》已然完成度很高,如期公測肯定是沒問題的。
但項目組的野心不僅于此,早在立項之初,《燕云十六聲》便承諾要做一款主機端、PC端和移動端均可玩的“三端互通”游戲。
也許從現在的視角來看,多端互通早已不是什么稀奇事。但囿于移動端的性能限制,許多多端互通的手游為了能保證移動端的優化,不得不做出巨大的犧牲,比如畫面的質量和表現力。
《燕云十六聲》既然打算成為那個“開放世界破局者”,就注定不會對這一難題做出妥協。
從官方目前的優化進度來看,游戲在公測時將可以在90%的電腦上流暢運行,而移動端的覆蓋設備也追溯到了21年初發布的驍龍870。
(驍龍870也算是一代神U了……)
經常玩開放世界作品的玩家都清楚,這類游戲一次性需要加載的地圖非常龐大,低性能設備就算能玩,加載時間長、異常發熱和各種莫名其妙的BUG也會影響正常的游戲體驗。
如果《燕云十六聲》屆時能讓如此之多的設備可以暢玩,那優化的確可以算作神中神了。
從目前夷則測試的表現來看,雖然手機玩久了會有官方說的發燙情況,但游戲的整體流暢度還是很高,考慮到這也是第一次移動端首測,能做到這種程度,已然不易。
希望下一次,《燕云十六聲》和大家見面的時候,能成功向下兼容更多的手機吧。好游戲,就要讓更多的人一起玩到。
說完手機問題,我們再來聊點游戲具體的東西。
不走尋常路,重新定義武俠游戲
為什么那么多人期待著燕云?
國人對武俠是有一種特殊的情節,但我們可以看到,市面的武俠游戲,同質化非常嚴重。有些披著武俠的皮,做著技能五光十色的仙俠夢。或者充錢就可以變強的氪金系統,又或者按部就班的打怪升級加點,玩家如同提線傀儡般走著既定路線,多少感覺有點不自在。
《燕云十六聲》想做的,就是打破常規,打造一個真武俠世界。
基于五代十國真實的歷史背景,玩家在這個亂世中,可以直面自己的內心,做出不同的選擇。
《燕云十六聲》塑造了一個“無規則,真沉浸”的大世界,玩家在探索的過程中,其成長是多樣化的,而前路的一切都充滿了未知,因為游戲的探索玩法采用“涌現式”設計。
簡單說,就是沒有具體的推進主線,也沒有繁雜的任務欄和日常任務。走到哪里,故事就發生在哪里。不同的場景下擁有不同的機遇和危機,或者是有趣的故事劇情。眾攬天下風光,探秘海量地宮,偷師百家武學,蕩平天下不平事, 確確實實讓人有一種游歷江湖的體驗。
如果說開放世界是《燕云十六聲》的內核,那么較真考古歷史,它把中華的文化歷史匯聚其中,則是燕云的一件讓人見之則喜的衣裳。
游戲還原了百工名器、建筑營造、歷法天象、民俗游藝、岐黃醫術等等16種文化建樹,基本上把那個時代特有的事物、文化都給呈現出來了,氛圍直接拉滿,讓人有一種玩游戲就是經歷歷史的感覺。
而且,最難得的是,《燕云十六聲》不賣數值也不賣各種強化道具,在這個世界中,玩家是人人平等的。
掙脫規則的束縛,感受歷史的厚重,創造獨一無二的游戲人生,這才是《燕云十六聲》真正的魅力所在。
這或許才是一個武俠游戲該有的樣子。
結語
對于《燕云十六聲》而言,“夷則測試”只是一個開始,期待游戲在公測之后,以更好的表現,給武俠游戲一個全新的開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