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流量也賺不到錢了!
25萬播放量,收益只有30塊,還不如一篇文章,太氣人了!
我這是第三次過中視頻——
22年我第一次接觸中視頻,是在《三聯生活周刊》的一篇廣告軟文里,那會沒經驗,真是老老實實拍了一個月的生活日常vlog才過17000。
我記得剛通過那會單價特別高,能達到200多塊錢。就最多三位數的播放量,加上萌芽補貼,至少也有個三塊,五塊的。
但我這次過中視頻之后發的第一個視頻,抖音這邊有6000多的播放量,最后竟然只有1塊多錢,單價低得離譜,只有四毛,無毛——比微頭條的單價還低!
我做的是社會熱點解讀,比較容易獲取流量
我還記得加油豬小悅說過,她的微頭條平均單價也就四毛多(22年那會)。
現在微頭條比那會還好些了,單價能到接近一塊,加上首發補貼的話,也能到2塊多,接近文章的單價了。雖然比文章差一點(我文章平均單價3塊左右,最高到過12塊),但勝在微頭條短小精悍,一天寫個十條都比寫一篇文章省力!
但是視頻的制作成本可比寫文章大多了,發布也比寫文章麻煩(我是多平臺分發的)——然而單價卻比微頭條還要低?!
這大大超出了我的心理預期,我怎么也沒想到,收益竟能低到這個程度!
這不是不讓人干了嘛!
但是我覺得一個視頻不足以說明問題,還是再發個視頻驗證一下!
結果發的這個視頻小熱門了,抖音端跑了25萬播放量,這對于我這個新號來說,是個爆款了!而且這個視頻流量跑得很快,幾個小時內就跑了25萬播放量。
第二天我就等啊等,一直在期待這個收益——
我第一次過中視頻的時候,也是做社會熱點的紀實解說,第三個視頻就爆了,還是在抖音端爆的。沒記錯的話是30多萬的播放量,給了800多塊錢。
那個視頻我寫文案、找素材加剪輯總共也就花了一下午時間,這種賺錢的感覺還是很爽的。
我想著收益下降,再怎么下降,100塊錢總有吧——
結果最后出來是30塊錢的時候,我真的難以置信,刷新了很多次,不會搞錯了吧?
但是看了收益分析,呵呵,果然是這個單價,這還能指望啥呀!
這中視頻沒法干了呀!
我震驚中帶著疑惑,疑惑中帶著不甘心,于是我就去找22年那會認識,專注做中視頻,后來又做中視頻培訓的一個老師。
他們天天就在這個圈子里,行情熟的很,肯定知道這到底是我的問題,還是平臺的問題。
這老師還挺好,我不是學員,他也耐心回答我問題。
他說啊,抖音端單價本來就低,口播這個賽道他印象中單價低得離譜,因為口播本來就是很多人用來擼收益的。
他還說,能給30塊還算不錯了,這都不錯了!
他這么一說啊,我心里就有數了,就做社會熱點的口播就算大爆了,也就掙個飯錢!
你指望它成為生產力,那是做夢。
何況8月份中視頻就要下線了,現在還沒動靜,估計創作者伙伴計劃那邊還不成熟,所以時間可能會延后,但是中視頻告一段落是鐵板釘釘的事。
就算沒有這個下線,這收益急劇縮水10倍,20倍,很多賺到錢的博主都接受不了——
停更的停更,磨洋工的磨洋工,躺平的躺平。
我也打算換個領域,往單價高的方向去發展,目前先這么湊活著。
反正視頻就是我文字的副產品。
這兩天寫文章的收益加起來也有200塊,公眾號那邊我只要更新第二天就會至少有一頓早餐錢,知乎那邊有時候會抽風給30多塊,有時候十多塊,有時候幾塊錢,它的收益計算不透明,你也不知道啥規律,反正我就是同步分發唄,然后其它兩個平臺幾毛幾分地積攢著。
自從搞了這些,計劃中的Vlog日常拖了4個月都沒有開始。
先這樣吧,先搭建這個收入結構,再去調整和優化!因為這兩天的這個熱點,百+號終于過100粉也可以產生收益了,但是它和網yi這倆,都是賺個塊八毛的。
反正要靠自媒體吃飯是相當不容易!
當個兼職還是不錯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