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佩霞的故事,關心時事朋友們應該已經耳熟能詳。究其本質,無非兩個字:
一是錢,二是色。
據前陣新聞,上饒市委聯合調查組還通報稱,經查,發現萬年縣委書記毛奇存在利用職權影響與李佩霞發生不正當性關系問題,李佩霞為了職務調整升遷違反生活紀律。
各打五十大板,男方以權獲色,女方以色謀權。這些戲碼,這些年在各種通報里,我們見得太多了,真是見怪不怪。其父舉報的前戲雖然精彩,但后續乏力,整體而言,平淡無奇。
倒是今天,看到個上了熱搜的新聞,反而覺得有趣。
《連豬肉都收!四川一落馬局長15年受賄200余萬,帶頭違紀撂倒20余人》。
我們曉得,信息爆炸的時候,想要吸引觀眾的眼球,必須得造個好標題。便如這則新聞之所以能熱搜,肯定不是15年收了200萬——畢竟,這算個啥事啊——也不會是撂倒了20余人——畢竟,官場盤根錯節,塌方式腐敗這些年也是報道得夠多了。
因此,真正的重點,在于連豬肉都收——一個貪官,為何會連豬肉都不放過呢?
且看新聞里是怎么說的:
四川隆昌市鄉村振興局原黨組書記、局長劉健……打著“人情世故”的幌子,將黨的紀律拋諸腦后,不斷收受黃金吊墜、茅臺酒、冬蟲夏草等貴重物品,但這些并未滿足劉健的貪念,此后連豬肉、乳膠床墊、電視等生活物品都統統來者不拒。經查,劉健收受1萬元及以下的紅包禮金和物品就達65次,累計金額達40余萬元。
一句話,別把豬肉不當賄金,這玩意兒家家都要吃,可是硬通貨呢。而且收這個,也沒啥心理負擔,正如記者所寫的,不就是“不情世故”嗎?
這樣的細節放出來,顯然比收黃金收名酒收貴藥更加具體,更接地氣,把一個基層官員的雁過拔毛、蚊腿削肉貪婪刻畫得淋漓盡致,相比李佩霞通報里大而化之的概括,至少在我,更愛看這樣的故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