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孩子常被父母嫌棄學習不用功,父母們很著急,卻又找不到很好的解決辦法,那么孩子為什么不用功呢?怎么樣讓孩子安下心來好好學習呢?
“努力不是我能控制的事情”
夸孩子聰明,會害孩子誤以為“成功靠聰明,聰明是天生,不是靠自己”,因此輕視了努力的重要性。
找出問題癥結,才能對癥下藥
如果孩子已認定“努力不是我能控制的事情”,爸媽能怎么做?首先,爸媽應該體悟:孩子不是不用功,而是方法遇到瓶頸;方法不突破,再怎么用功也只是強化用功模樣而已,并不是真用功。
要改善用功方法,就要理解孩子的學習風格。偏偏這一代父母工作太忙,大多把陪寫作業的工作丟給培訓班,落得自己完全不了解孩子的學習風格。可能隱約知道孩子動作慢,但不知:是慢在手寫、閱讀理解、常寫錯要涂改、還是東摸西摸?父母亦不清楚:孩子是視覺型還是聽覺型的記憶者、理解力有沒過度自信、還是過度自卑?
強化孩子自我意識更重要
預約咨詢:+V drmxinli
電話:4008202621
如果清楚孩子的學習風格,就可以對癥下藥。例如,聽覺型的記憶者應該錄音下來反復聽,視覺型就應該在房間墻上貼滿大字報。
不清楚孩子的學習風格也沒關系,因為更重要的是要強化孩子的自我意識。偏偏父母本身在青少年期間,自我意識從來沒被強化過,當然不清楚要怎么強化孩子的自我意識。筆者想到的是,家長可以在拿到孩子成績時,讓孩子知道:“我怎么看你成績不是重點。重點是這成績告訴了你什么?你覺得你學習方式有需要調整的嗎?”
自我意識很重要,因為學習風格一定是自我觀察最準:怎樣維持專注力,一晚學一個科目,還是學三個科目?先學喜歡的科目,還是討厭的?熬夜好還是早起好?除非孩子問你,不然父母應該別給意見,讓孩子自己去實驗探索。
實驗探索如果沒立竿見影,父母一定心急,一定還是忍不住想指出:“你就是心思沒在學習上。”在這種時候,筆者的建議是換個表達方式,盡量訴諸孩子的自省能力,也許是提醒孩子:“想想等你成績單下來時,你會不會為自己今天使用時間的方式感到后悔?”
父母通常不習慣這么跟孩子說話,因為父母很難把學習當作孩子自己的事。但如果孩子不必為自己的學習負責,就會覺得是在為父母學習,而不是為自己。學習畢竟是一生的事,人人遲早都必須為自己負責,也遲早都必須揣摩出一個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因此,一直逼孩子用功,不僅沒效果,還會延誤孩子學習力的成熟。如果希望孩子早一點把學習掌握在自己手里,父母應該換個眼光來看用不用功這件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