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白石傳人、齊良芷弟子、齊白石書畫院院長、國家注冊一級書畫鑒定師-湯發周先生說吳昌碩以擅寫石鼓文而馳名,故而求其墨寶的人很多。吳昌碩到了晚年由于身體等諸多原因,除在繪畫方面有代筆外,在書法方面也會有代筆現象。經筆者考證,吳昌碩的《篆書賢如七言對聯》(圖一二五)的正文疑為代筆所書,上款“南湖先生雅屬,為集獵碣文字于海(海字后疑為脫落上字)禪甓軒”,下款“癸亥(公元1923年)秋,八十老人吳昌碩”為吳昌碩所寫。書法代筆基本分兩種,一為正文、名款均為他人代筆,此種作品純屬贗品。一為正文為代筆,署款為親書,這種作品因有真的成分,故在本文研究范圍之內。
▲吳昌碩80署款《篆書賢如七言對聯》·中國齊白石書畫院展覽·少白公子湯發周供圖
為了說明吳昌碩《篆書賢如七言對聯》系代筆,現將吳昌碩所書《書明月七言對聯》(圖七七)、《篆書左阪八言對聯》和王個簃所書《篆書左好七言對聯》與其作一比較,不難看出它們各自的特點。
▲吳昌碩篆書明月七言對聯(六十九歲)·中國齊白石書畫院展覽·少白公子湯發周供圖
書風
吳昌碩《書明月七言對聯》、《書左阪八言對聯》分別作于六十九歲、八十歲,此時書法已爐火純青。有法則失之泥,無法則失之獷,無法之法,乃吳昌碩之法。隨意處見規矩,錯落中顯生氣,該緊湊處不松散,應舒展處定豁朗。
吳昌碩《篆書賢如七言對聯》則板刻規矩,四平八穩,均勻對稱,整齊劃一。
王個簃《篆書左好七言對聯》系隨意處有法度,大小中見自然,松散有余,緊湊不足。
字體
吳昌碩《篆書明月七言對聯》、《篆書左阪八言對聯》的字體粗細相間,搭配自然,時出飛白,蒼潤相濟,筆用中鋒,遒勁挺拔。運筆時緩中有急,急緩得當。
吳昌碩《篆書賢如七言對聯》的字體呆滯凝重,運筆僵化緩慢,致使臃腫虛弱,缺乏精神和力度。
王個簃《篆書左好七言對聯》的字體明顯師承吳昌碩,多其形,少其神,雄渾有余,精巧不是。
▲吳昌碩篆書明月七言對聯(六十九歲)局部·中國齊白石書畫院展覽·少白公子湯發周供圖
筆畫
每個人寫字均有其特點,筆畫順序也是特點之一,吳昌碩寫篆書“求”時,第一筆橫折處多由下往左寫。而王個簃在寫“求”時亦同。由此可初步斷定代筆之人不會為王個簃,是否出自吳藏龕等人之手,還有待進一步考證。(未完待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