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BM在中國的研發部門整體被裁了,我剛看到這個消息,就給老婆說:如果我還在IBM,今天肯定是很難過的一天。
一方面是前途未卜,另一方面是對IBM的不舍。
我雖然離開IBM多年,但是我能理解剛被裁員的IBMer的心情:像往常一樣打開電腦,準備登錄IBM內網,突然發現權限都沒有了!
以往熟悉的世界突然和自己一刀兩斷,那種惆悵、失落的感覺我現在依然記憶深刻。
朋友圈中很多人在懷念IBM,有個朋友說:
工作快十年了,結婚,安家,生大寶都是在IBM工作期間完成的,我真的會很認真的選喜糖,然后提前一天在周末去公司放到每個同事的桌子上,我從來不對IBM的同事屏蔽朋友圈,但之后的公司再也沒有過了。
的確,IBM是一家很有人情味,非常講Work-life Balance的公司,在中國當前努力奮斗,慘烈內卷的大環境下,它是顯得如此格格不入,又鶴立雞群。
在IBM從來不打卡,晚來一會兒,早走一會兒都沒關系,不耽誤工作就行。
年假我記得是15天起,工作幾年后輕松達到20天以上。并且最小的單位是半天,工作日有些事情完全可以處理。年假休不完,經理還會催著你安排度假。
被大家怨聲載道的節假日調休,對IBM員工來說確是件“好事兒”,因為可以在那些大家需要上班的周末休年假,連成一個超級長的假期,出去旅游非常舒服。
在IBM加班也很少,有一次項目安排不合理,導致我們組有很多加班,加班很快被二線經理Lucy發現了:你們的加班太多了,必須得重視,改變。
后來很快就調整了,不用加班了。
這件事讓我印象很深刻,因為這家公司的的確確是在執行Work-life Balance的,而不是把它當作一個口號來忽悠人的。
IBM特別注重人的成長,每年都要制定個人發展計劃,寫上下一年要發展的技能,年終考核,經理還會幫助找導師,組內的組外的,甚至是跨部門的,這個制度真的很適合我這種喜歡呆在舒適圈的人,被逼著不得不提升。
在IBM工作比較舒心,大家都被IBM文化熏陶得很職業,做事很溫和,就事論事地討論問題,極少出現那種劍拔弩張,拍著桌子爭論,甚至撕逼的情況。
后來有一次和Lucy聊天,她說:IBM給我們建立了一座象牙塔,把我們保護得太好了。
我覺得Lucy總結得極其準確,從IBM離開以后,才覺得進入了真正的職場,溫情的一面徹底消失了,PUA、壓榨、爭斗,職場殘酷的一面暴露出來,讓人心力憔悴。
2
如果你長期關注IBM在中國的發展,就會意識到這一天早晚會到來。
IBM是一個非常擅長做出原始創新的公司,它發明了第一個高級語言Fortran、軟盤、硬盤、磁條卡、DRAM、關系數據庫、SQL、條形碼、ATM、大型機、PC兼容機.... 一共獲得了6個諾貝爾獎和6個圖靈獎。
這些創新讓IBM獲得了巨額的利潤,成為大家心中的“藍色巨人”。
當它帶著這些技術來到中國時,真是一種高山仰止般的存在,2000年,IBM的銷售額就高達880億美元!那個時候華為僅有220億人民幣的銷售額,BAT才剛剛起步,我記得當年新聞報道說:IBM一家的銷售額就相當于中國電子企業100強的銷售額總和,這在現在是不可想象的。
IBM這么牛,為什么“混”到了如今的地步?
2004年,IBM的PC和筆記本業務就賣給了聯想(這就是外界盛傳的聯想收購IBM),2014年又出售了x86服務器業務,2021年,公司干脆拆分成了IBM和Kyndryl,實力一下子降低了一個等級......
說個數字也許大家就會明白,IBM成立于1911年(那一年中國爆發了辛亥革命),如今已經113歲了。
IT行業風云變幻,那些巨頭都是各領風騷數十年,甚至數年就完蛋了,IBM能夠屹立在浪潮之巔長達百年,這本身就是一個奇跡。
百年來IBM不斷轉型,從一個制表公司轉型為計算機公司,從硬件公司轉型為軟件和服務公司,但是這一次,IBM的確沒有轉過身來。
這一次的互聯網革命尤其是移動互聯網革命,主要是面向消費者的,搜索、電子商務、社交還有各種基于位置的服務,直接面向消費者的公司是最賺錢的。
但是IBM是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它的基因是Business,主要業務是面對大型商業公司,消費者這一塊兒它不擅長。
最近的技術浪潮中,和IBM密切相關的應該是云計算,可惜IBM起了個大早,趕了一個晚集。最早和Google一起提出云計算的雛形,但是自己遲遲沒有動作。
等到亞馬遜、Google、微軟把云計算做得風生水起了,才開始瘋狂收購,一切都晚了。
其實CEO是非常重要的,小托馬斯力主開發大型機,郭士納提出軟件和服務,都讓IBM起死回生,走向全新高度。
這20多年,IBM都沒有再出現開拓性的優秀CEO了,IBM連續錯過幾波機遇,基本盤依然不小,但衰落不可避免。
3
我剛進IBM的時候,我爸說了一句非常有洞察力的話:你們IBM的工資就是1000~2000美元,就是美國的廉價勞動力。
我當時心里還有點兒不服,畢竟1000~2000美元在那個年代,已經是高工資了。
后來看看確實是這樣,IBM雖然提供了優越的工作環境,讓人非常懷念,但是資本都是逐利的啊,相比于美國程序員,那時候中國程序員就是非常便宜啊!
再加上中國的IT系統也急需各種技術,IBM在中國大肆擴張、招聘,我記得巔峰期CDL就有5000多人,我最早在上地的得實大廈,后來搬到軟件園鉆石大廈,再后來是環宇大廈,確實是蒸蒸日上。
現在國內科技也慢慢發展起來了,很多公司都去IOE成功,IBM在中國的業務不斷萎縮,最核心的恐怕只剩下銀行的大機了。
業務下行,不可能養著這么多研發的,必定要做轉移,就像現在制造業跑到東南亞建廠一樣,國內裁員是注定要發生的事情。
另外,IBM對中國市場也不重視了,原來的IBM CEO至少還起個中國名,郭士納、彭明盛、羅睿蘭,現在的印度CEO 連個中文名都沒有,上來就是揮刀裁員,先裁CRL,再裁CDL。有消息稱,被裁員工可以安置到印度班加羅爾,IBM在印度也在不斷增加崗位,一對比就很明顯了。
作為前IBM員工,我們都很懷念IBM提供的優秀的工作氛圍。
但是時代變了,應該從象牙塔中走出,面對真正的職場了。
最后也衷心地希望國內的各種制度能完善起來,讓Work-life Balance不再是外企的專屬。
全文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