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陪同學送孩子念大學。
回來的火車上,她哭了。
我女兒,14個人住一個宿舍,沒有空調,廁所還是蹲坑……
我說,你不至于吧,再怎么也是大學。寢室多,人熱鬧,廁所蹲位也很正常啊。
我同學直接急眼了,你家孩子4個人一個屋,你倒是高興……
回家后,我和我愛人說了。
我愛人說,不至于吧,孩子也不是金枝玉葉。
都是普通老百姓家的孩子。
同住一個宿舍怎么了,不就是人多一點嗎。
總不能給你申請個獨棟別墅吧。
現在條件差的宿舍,你不是第一個,你也不是最后一個。
別人能住,你怎么不能住。
這人也太寵孩子了吧。
其實,我也是覺得愛人說的有道理,別的孩子能住的,我家孩子也能住。
我覺得,現在大學很公平。住宿條件好壞都是孩子自身努力的結果。艱苦的環境才能磨練出人才 。
我這個同學就是絞牙。
條件稍微差點,就覺得自己愧對自己的孩子。
當初高考也是,租賓館,沒有租到總統套房,她就天天哭。
說自己影響了孩子發揮,自己有罪。
我覺得不至于啊。
我孩子當時租賓館也沒有租到,住的是地下招待所,一樣可以考上985啊。
試問一下,有哪個七零后不是這樣過來的?
那時候,大通鋪,上面睡十幾個,下面睡十幾個。
我還記得,我小時候,以前上學,都是土房子,大通鋪。
冬天洗臉都是冰碴子,反而很健康。
我覺得,我這個同學就是矯情。
再說,很多二本院校都是這樣。
你去看下985的宿舍,條件要好很多。
所以,說不用抱怨,只怪咱家孩子沒考好。
我同學去學校。
當她看到廁所是蹲位,激動的拉著宿舍阿姨的手說,這個廁所怎么上啊,怎么上啊。
給阿姨弄得直接懵逼。
火車上幾百人共用一個廁所,她不是也忍了嗎。
我兒子的宿舍也是,廁所還是蹲坑。
我覺得,這種挺好的。
去讀書又不是去享受的,這是怎么了?
我同學看到寢室里十多個孩子,當時就急眼了,摔摔打打的。
然后,上去就搶上鋪,因為上鋪干凈。
她喜歡干凈。
她還想搶靠窗戶的,畢竟靠窗戶通風。
可是,人家早就分好了的。
當她看到,自己孩子被分到靠門的位置,簡直崩潰了,渾身癱軟。
還好,旁邊有個靠窗戶的孩子,自己來報到的,農村的。
和她主動換了一下。
我同學這才緩和下來。
學校地處偏遠,周圍荒無人煙,沒有小吃。
她出來之間崩了,孩子要吃麻辣燙啥的,去哪里啊。
這不是送孩子來遭罪來了嗎。
我笑了。
我覺得,現在很多孩子嬌生慣養壞習慣一大堆,家長要負一半的責任。
我同學和我說,現在的孩子都珍貴,作為父母看這種情況,誰都不好受。
她的意思,不是她的孩子不能住。
只是看到這種環境,心里不好受。
我說,你這么表現,會讓其他孩子很難堪的。
你是去讀書的,不是去享受的。
又不是住賓館。
孩子的路很長,人生旅歷,啥都得經過。
我覺得,惡劣條件下出來的孩子更懂得珍惜。
總之,現在大部分孩子的生活,比我們小時候好太多。
但是,我沒感覺到他們知足,卻感覺到他們的抱怨和不滿。
尤其是有些家長,孩子還沒說啥呢,家長先急眼了。
我孩子那時候上初中住宿,空調風扇什么也沒有。
熱了就去廁所,用毛巾對著水龍頭涼水,打濕擦一下。
我覺得,吃的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三十多年前,我上高中時候,條件還不如這呢。
那屋里還是水泥砌的,到處是灰塵。
更別提空調,連暖氣都沒有。
現在的家長啊,太矯情了。
你怎么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