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賈似道,很多人應該是從《南宋傳奇之蟋蟀宰相》這部電視劇里,認識到歷史上居然還有這樣一位大人物。
不過,賈似道絕對是南宋歷史上一個極具爭議、功過參半的的宰相。你可以說他是權相,但是不能說他是和秦檜一樣的奸相!
他在位宰相期間,大權獨攬,排除異己,采用的公田法措施,導致統治階級內部矛盾激化,對外蒙元用兵一敗再敗,但是卻靠能力為南宋續命十余年。
那么,南宋權相賈似道,到底算不算千古罪人呢?
在賈似道主政前期,他確實表現出出色的理財能力和軍事天賦。
在鄂州之戰中,賈似道憑借出色的軍事才能,被南宋名將盂珙看中,并在臨死前推舉賈似道做接班人,隨即主持修建了抵御蒙古大軍的“京湖防線”。
他可以說是一位絕對的干吏和軍事家,屬于主戰、主和派,而不是秦檜之類的投降派。
賈似道在接手宰相之職時,面對的就是一個爛攤子,冗官現象導致財政陷入危機,軍隊軍備廢馳,土地經濟百病纏身,老百姓生活苦不堪言。
所以,他為南宋和南宋的百姓,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包括打算法(軍事)、公田法(經濟)等改革法令,卻因為得罪了既得利益者,最終改革失敗。
所謂的“公田法”,就是把大地主和官僚的部分土地收歸為公田,進而來保障朝廷的各項經濟開支。
這個法令確實是有利于國家,但是卻損害了士大夫和地主階級的利益。而且在執行過程中,這些大地主變本加厲盤剝老百姓的土地,導致社會矛盾激化。
所謂的“打算法”,便是要求對南宋軍隊的軍費開支進行核驗,這一法令直接導致了部分將領對于朝廷的不滿,不少南宋將領便投降蒙元,以至于在襄陽陷落后,南宋建立的寬大正面防線徹底崩潰。
在主持軍政事務時,他發明了一個面值大紙幣,直接從貴族地主手里摟了一把前。通過通貨膨脹,賈似道獲得了戰爭軍費,維持了襄陽保衛戰5年的軍費開支。
當然,他雖然是個軍事家,但并不是能帶領南宋軍隊打勝仗,個人好大喜功,丁家洲一戰,直接葬送了南宋王朝最后的13萬精兵,南宋軍隊從此一蹶不振。
在賈似道被殺后,他的改革功績,直接遭到了南宋朝廷的全盤否定,本來是改革國家危機弊政的良策,卻最終加速了南宋的滅亡。
其實,就宋朝的“重文抑武”政策,只有出奸臣和奸佞才能活下來,忠臣、能士幾乎全都被朝廷坑死了,比如大宋宰相王安石之類。
宋朝的改革,也是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不管哪一次改革,只要改革者死了,改革措施也就停止推行了。
說實話,賈似道的一生是復雜的。年少時期,他是一個紈绔子弟,整日不務正業,貪墨酒色,愛斗蛐蛐,專門寫了一本《促織經》研究斗蛐蛐。
后來,他憑借著父親和姐姐的關系,成功進入仕途,便一發不可收拾,并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給南宋政權帶來了一線生機。
但是,南宋因為偏安一隅,缺少戰略腹地,滅亡只是時間問題,以弱勝強概率很小,絕對不是一個計策就能輕易改變國局。
在我看來,當時沒有人能比賈似道做得更好,他至少讓元朝統一時間,推遲了整整二十年,卻也承擔了南宋亡國的責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