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泰妮加碼保健食品市場,能否講出新故事?
作者@十一
昨日(8月27日),美妝上市公司——云南貝泰妮生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傳出消息,由于業務經營需要,計劃在經營范圍中新增“保健食品(預包裝)銷售”、“食品銷售;食品互聯網銷售”項目,該消息迅速引發了廣泛關注。
貝泰妮入局系有跡可循
根據貝泰妮發布的《關于變更公司經營范圍并修訂公司章程》的公告顯示,公司的經營范圍新增了“保健食品(預包裝)銷售”一項,而許可項目中則新增了“食品銷售、食品互聯網銷售”兩項。事實上,對于貝泰妮入局保健食品賽道的計劃,《美妝浪潮》認為是順理成章的。
一方面,這并非貝泰妮在商業版圖中首次'圈上'保健食品。
早在2022年,貝泰妮就通過投資功能性食品及保健品品牌“原本自然”開始試水。
而在貝泰妮旗下還有一個專研AI+祛痘的自有品牌:貝芙汀Beforteen,該品牌根據患者痤瘡情況,提供個性化的“食+藥+妝”解決方案,其中就涉及到食品以及保健食品的業務范圍。
貝芙汀官網的信息顯示,貝芙汀曾銷售糖果、礦物片、直飲粉等食品/保健食品類,其中有
食品:貝芙汀SOD酵母益生夾心軟糖、貝芙汀針葉櫻桃壓片糖果、貝芙汀Y-氨基丁酸朝鮮薊直飲粉固體飲料、貝芙汀余甘子益生菌固體飲料
保健食品:貝芙汀啟美多種維生素礦物質片(代工廠為仙樂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貝芙汀Beforteen品牌的主要經營公司為上海貝芙汀科技有限公司,其經營范圍內就曾包括保健食品(預包裝)銷售、食品銷售(僅銷售預包裝食品)等內容。
盡管貝芙汀品牌的市場表現尚未達到預期,但貝泰妮在這一領域積累的經驗和資源無疑為其進一步擴展業務奠定了基礎。
起家于線下渠道的貝泰妮擁有廣泛的OTC連鎖分銷基礎,同時,以“打造中國皮膚健康生態”為使命,強醫研背景的貝泰妮與保健食品賽道天然擁有親和性, 因此使得貝泰妮保健食品業務的拓展顯得順理成章。
保健食品能否成為貝泰妮的新支點
保健食品,尤其是口服美容領域,早已成為美妝企業競相爭奪的“香餑餑”。Euromonitor數據顯示,中國口服美容市場以年超3.8%的復合增長率擴展,預計2025年市場規模將突破255.7億元,展現出巨大的潛力。
隨著功效護膚理念的深入,部分消費者開始踐行“內服+外用”的整體美容思路,口服美容補劑正逐步成為新的市場需求點。
2020年初,美妝上市公司珀萊雅就曾發布公告擬調整公司經營范圍,增設保健食品銷售;食品、保健食品生產等內容。
另一美妝上市公司華熙生物旗下亦布局有黑零、WPLUS+等功能性食品品牌,其中WPLUS+以“口服科技 健康賦美”為核心理念,致力于圍繞健康身材、健康美膚、健康營養三大健康美麗需求打造了一系列口服科技產品,例如宣稱首款不添加一滴水5G膠原蛋白飲,首款不添加一滴水塑白?飲。而據華熙生物2024上半年財報顯示,華熙生物功能性食品業務實現收入2922萬元。
更值得關注的是,2023年日妝巨頭資生堂就宣布全面開展口服美容業務,且明確表示將口服美容作為集團新的增長點之一,使其成為集團下除彩妝、護膚外的第三大類目,并將在2024年初推出三個品牌:TUNE BEAUTY,ROOTINA,The Collagen。
口服美容橫跨醫藥健康、美妝護膚和食品等多領域,構建了一個多維度、高潛力的市場生態,其中醫藥、食品和美妝企業均是直接相關的參與者,而美妝公司往往在品牌營銷方面具有優勢。
昨日,貝泰妮發布了2024年上半年財報,就財報數據來看,在市場普遍不看好、輿情風險較多的情況下,貝泰妮依然取得了穩健的營收增長,報告期內營收28.05億元,同比增加18.45%,歸母凈利潤4.84億元,同比增加7.5%,這一亮眼數據的背后離不開核心品牌薇諾娜的支撐。
但資本市場早已對貝泰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2022年下半年開始,貝泰妮的市值就一路縮水,屢創歷史新低。顯然,在薇諾娜增速不如預期的情況下,如何在薇諾娜以外尋找到穩定的第二增長點,成為了貝泰妮及董事長郭振宇無法回避的問題,僅目前而言,貝泰妮旗下的薇諾娜寶貝、璦科縵、貝芙汀,乃至去年收購悅江的Za、泊美,都無法成為這個可期待的增長支點。
如今入局保健食品,貝泰妮能講出怎樣的新故事,還需拭目以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