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消息,農夫山泉港股股價開盤即大跌。
截至收盤,暴跌逾10%,市值一天蒸發了300個億。
今年5月以來,農夫山泉的股價從最高的47.98港元跌到了如今的27港元附近。
短短3個多月,股價近乎折半。
在此之前農夫山泉因為個別“愛國博主”帶節奏,質疑包裝有太多日本元素。
盡管輿論被澄清,但市場普遍認為是輿論整垮了農夫山泉的銷量。
而本次農夫山泉的大跌,則是因為財報出現了一個關鍵因素——包裝飲用水產品營收首次出現大幅下跌。
8月27日晚間,農夫山泉發布財報,今年上半年總收益為221.73億元,同比增長8.4%;母公司擁有人應占溢利約為62.4億元,同比增長8.0%。每股基本盈利為0.55元,同比增長8%。
在公告中,農夫山泉介紹:2024年的1月和2月,集團包裝飲用水產品銷售情況良好,該兩個月的銷售收益較去年同期增長19.0%。
但自2024年2月底開始,網絡上出現大量對公司及創始人的輿論攻擊和惡意詆毀,對其品牌及銷售產生了嚴重的負面影響,使得農夫山泉包裝飲用水產品營收首次出現大幅下跌。
最終,2024年上半年集團錄得包裝飲用水產品收益為85.31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18.3%,占總收益的38.5%。
而對比2021年、2022年和2023年中報營收和凈利潤的增長水平,在2024年上半年,這兩項指標分別來到了最低水平。
這樣的說辭,聽起來似乎是輿論壓垮了農夫山泉。
但是從股價的波動時間段看,并不盡然。
農夫山泉最早出現輿論爭議,是在今年3月。
當時,娃哈哈的創始人宗慶后離世,一些媒體通過兩大品牌創始人之間的“江湖恩怨”來帶節奏,通過拉踩農夫山泉,為娃哈哈造勢。
以至于不少消費者開始搶購娃哈哈,市場罕見出現了斷貨情況。
當時的農夫山泉透露:有業內人士估算,這次曠日持久的輿情令農夫山泉上半年營收損失超過70億元。
但在3月到4月的時間段內,農夫山泉并沒有出現大幅度股價波動情形,相反一直在走高。
從一些便利店老板的反饋看,隨著輿論的澄清和消費者理性的回歸,散客對于購買農夫山泉產品的購買已經逐步恢復如初。
前不久,鐘晱晱接受央視采訪,再次澄清了相關謠言,回應了傳聞,更是帶動了農夫山泉的口碑回歸。
那么,到底是什么因素導致農夫山泉的包裝飲用水業務銷量出現下滑呢?
我認為是來自同行的競爭。
在農夫山泉的飲用水布局中,天然水產品是基本盤。
而主打純鮮果果汁的NFC系列,以及主打無糖健康的東方樹葉系列,才是這幾年業績的主要增長盤。
2011年,農夫山泉在無人看好無糖茶市場的時候,看中了健康飲品的賽道,逆勢推出了東方樹葉,并率先引進了昂貴的LOG6無菌生產線,推出了0糖、0卡、0脂、0香精、0防腐劑五個健康“零”。
其自創的無糖茶抗氧化技術,至今也是行業內的技術天花板。
功夫不負有心人,19年以后,國人開始追求健康飲食,東方樹葉的銷量終于有了起色,而從2019年起,東方樹葉也成了無糖茶品類中市占率第一的品牌。
到了2023年上半年,農夫山泉茶飲料板塊營收,已經高達52.86億元,同比增長59.8%。
從中可以推測,農夫山泉的茶飲料系列貢獻了將近30%的利潤,是公司第二增長曲線的重要來源。
而根據尼爾森,在2022年上半年到2023年上半年,東方樹葉同比增長114%,其增速超過即飲茶行業整體增速9倍以上,實屬罕見。
近三年來,東方樹葉也是年均保持50%以上的增長率,創造了行業歷史。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中國的無糖茶飲料多是被日本的三得利等品牌占據,但東方樹葉走勢,已經全面超越已經深耕40多年的日系無糖茶品牌。
特別是在某二手平臺上,335ml的東方樹葉限量版龍井,更是炒到了50元左右的價位。
賺錢的事情,消費者不會在意,但同行卻會重視。
由于東方樹葉帶火了無糖茶飲的大賽道,接踵而至的模仿也就到了。
可口可樂、康師傅、怡寶、雀巢、元氣森林,都推出了無糖新品,茶小開、有叢氣等新銳品牌也殺入了養生賽道。
企查查的數據顯示,在2024年上半年,國內有24筆酒水飲料相關的融資,其中既有新茶飲的融資,也有山藥汁、冷泡茶等多個健康飲品方向的投資。
飲料賽道有個痛點:雖然需求量大,但是賽道的壁壘不高。
很容易被模仿,中國茶文化博大精深,也很難有什么專利壁壘。
看到賽道賺錢,不少品牌都一擁而上。
數據顯示:僅2024年上半年,就有超過50款新茶飲料產品。
其中有的還鬧出了搬運農夫山泉創意的品牌笑話,其線下廣告文案寫道:
我們只是偷盜者,原料全是小蜜蜂釀造,沒有科技糖漿。
被網友嘲諷,學農夫學得不像。
由此可見原本處于藍海的無糖茶飲市場,已經漸漸轉紅,成了眾多巨頭眼中難過的肥肉。
而這也正是農夫山泉飲用水系列銷量出現下滑的原因之一。
不過面對激烈的競爭,農夫山泉的盈利能力仍然“在線”。
拿康師傅的財報對比,農夫山泉在營收低于康師傅50億的水平下,凈利潤收入竟然是康師傅的五倍。
也就是說農夫山泉的核心能力,并不是抓賽道能力,而是成本控制能力。
比如在農夫山泉2元天然水的利潤結構中:農夫山泉出廠價約為0.7元/瓶,除去稅費和物流,收益僅剩下0.55元。
而經銷商和終端門店的收入則有1.29元/瓶,收益占比高達64.5%。
農夫山泉2元飲用天然水的收益結構
這也意味著,農夫山泉大大壓低了物流和運輸的成本,并做到了讓利小商店的老板。
這也是今天眾多商超都熱衷于賣農夫山泉產品的原因。
作為對比,世界飲料巨頭可口可樂的核心競爭力也不是秘方,而是控制成本的能力——都能做出可樂,但可口可樂的成本就是低。
今年6月,農夫山泉還推出了綠色包裝的純凈水產品,價格甚至做到了9.9元12瓶。
7月,農夫山泉還以其自有資金回購公司股份。
從市場經驗來看,大股東的巨額增持,大多出現在市場底部,此次回購,正是為了向市場傳遞公司價值被低估的信號。
而花旗也在近期發表研究報告,維持了農夫山泉的「買入」評級,并給到了60.15元的目標價。
從可口可樂等百年飲料品牌的發展看,頭部品牌保持活力的過程并非一勞永逸。
相信憑借強勁的運營能力和對賽道的深耕,農夫山泉距離走出輿論的陰霾并不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