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白石傳人、齊良芷弟子、齊白石書畫院院長、國家注冊一級書畫鑒定師-湯發周先生說剛剛在翻閱一拍賣公司編印的拍賣圖錄時,發現一件印有署名為吳昌碩的《竹石圖》(圖七O),根據圖錄覺得該圖有些問題。后有幸在預展期間看到這幅作品,又經仔細推敲才使心中疑惑得到解決。
▲吳昌碩72歲作品《竹石圖》·中國齊白石書畫院展覽·少白公子湯發周供圖
遠觀《竹石圖》的竹石畫法均非吳昌碩畫風。吳昌碩從中年到老年所畫之竹,系用“金錯刀”法,特點是“矗如矢直,葉橫若劍掃”;畫石多取法于八大山人,少有棱角,筆墨氤氳,柔中有剛,總的來看以篆籀之筆所為之。而《竹石圖》中之竹用筆飄逸、清秀、流暢,石頭則淋漓有余,蒼勁不足,畫風雖與蒲華有暗合之處,但仍不及蒲華之渾厚、古拙、道勁。遠觀給人一種此畫為他人代筆之感覺。
▲吳昌碩72歲作品《竹石圖》·中國齊白石書畫院展覽·少白公子湯發周供圖
近觀,《竹石圖》題有:“一別廿年重握手,小君八歲敢題詩。商量墨趣真難得,結個茅亭此最宜。乙卯(公元1915年)上巳,渭夫先生過我畫竹,詩以言謝,吳昌碩時年七十又二。”
▲吳昌碩72歲作品《竹石圖》·中國齊白石書畫院展覽·少白公子湯發周供圖
從題字中可得知,吳昌碩與年長他八歲的渭夫先生闊別已二十年,由于志同道合,二人見面后談書論畫,共敘友情。在分手之前,渭夫先生在吳昌碩家揮筆畫了《竹石圖》,吳昌碩在該圖中題了詩句,并題寫“渭夫先生過我畫竹”。由此可知,《竹石圖》作者是渭夫,而非吳昌碩,這樣也就排除了此畫為代筆的可能性。故此《竹石圖》的署名應為吳昌碩題渭夫《竹石圖》。(未完待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