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白石傳人、齊良芷弟子、齊白石書畫院院長、國家注冊一級書畫鑒定師-湯發(fā)周先生說名款為吳昌碩的《菊石圖》(圖六九)題有:“語石氣蒼,采菊踐蕪,誰其畫者。丙辰春,七十三叟吳昌碩。”
▲吳昌碩73歲款作品《菊石圖》·中國齊白石書畫院展覽·少白公子湯發(fā)周供圖
細(xì)觀此題當(dāng)屬吳昌碩親題無疑,具有他晚年題字的特點。反觀《菊石圖》中所畫菊石則疑點甚多,可斷定為他人代筆。(吳昌碩晚年索畫者甚多,在無法應(yīng)酬的情況下請他人代筆也在情理之中。但是,代筆畫畢竟不是吳昌碩所作,故屬贗品的一種特殊形式)理由如下
(1)構(gòu)圖
眾所周知,吳昌碩作畫于構(gòu)圖方面頗有特點,并以晚年為甚。他的繪畫構(gòu)圖與寫石鼓文如出一轍,所寫石鼓文中的左右結(jié)構(gòu)之字,多為左低右高,也就是所說的“馗肩”。這樣在一個字當(dāng)中就形成兩個重心,一個左下角,一個右上角,參差不齊,遙相呼應(yīng),錯落有致,美在其中,使石鼓文更具藝術(shù)魅力。在繪畫方面,吳昌碩也多采用此法,兩個重心,有主有次,高低有別,舒展大方。《菊石圖》在構(gòu)圖方面則顯雜亂。
▲吳昌碩73歲款作品《菊石圖》局部·中國齊白石書畫院展覽·少白公子湯發(fā)周供圖
(2)菊花
吳昌碩晚年畫菊花有兩種方法:一種為點,一種為勾瓣。在用筆方面均用篆籀之筆,沉著、道勁、蒼辣。至于葉、梗更是有其特點,葉子水墨氤氳,淋漓飽滿,葉筋筆畫多融于葉子之中,這種畫法似取法于趙之謙。反觀《菊石圖》中的菊花行筆輕盈、飄浮,葉子的色彩也非吳昌碩慣用的色調(diào)。
▲吳昌碩73歲款作品《菊石圖》局部·中國齊白石書畫院展覽·少白公子湯發(fā)周供圖
(3)巨石
吳昌碩在花卉畫中喜畫巨石,伴以梅、蘭、竹、牡丹、水仙等,畫菊亦然。畫菊輔以巨石,既顯氣勢,更利構(gòu)圖。他筆下之巨石多取法八大,當(dāng)然也有的受同時期的任伯年、胡公壽等人的影響。其特點是行筆無棱角,柔中有剛,多敷淡色,如花青、赭石、墨等。巨石形狀不以玲瓏取勝,意在追求古樸、雅拙。《菊石圖》中之巨石的形狀、用筆全無吳昌碩的身影。盡管《菊石圖》中題有:“語石氣蒼,采菊踐蕪,誰其畫者”,言外之意只有他能畫,但種種跡象表明《菊石圖》系代筆,確切說當(dāng)屬贗品。(未完待續(xù))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