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白石傳人、齊良芷弟子、齊白石書畫院院長、國家注冊一級書畫鑒定師-湯發周先生說藤本植物是指莖干細長,不能直立,匍匐地面或攀附他物而生長的植物,如藤蘿、葡萄、葫蘆、牽牛、瓜等。
吳昌碩畫藤本植物以藤蘿、葫蘆、葡萄等居多,他在畫這些植物時有三個主要特點:
(1)師造化與師吉人吳昌碩畫藤本植物源于生活。他早在青年時代就曾親手種植葫蘆,蕪園里除了種梅、松等外,尚有葫蘆,他在詩中寫道:“東鄰西鄰攜酒壺,南枝北枝締葫蘆。”他在七十歲時曾在《藤》中題道:“虞山鄒巷有古藤,花時香聞十里,予曾坐花下一醉,茲貌其屋角一叢耳。癸丑(公元1913年)五月吳昌碩老缶。"除師造化外,他還注重師古人。雖然未見吳昌碩早期畫藤本植物的作品,但推測可能師徐青藤。吳昌碩曾說:“青藤畫奇古,放逸不可一世,似其為人,想下筆時,天地為之低昂,虬龍失其天矯,大似張旭、懷素草書得意時也,不善學之,必失壽陵故步。”
(2)直從書法演畫法元代趙孟頫曾詩云“須知書畫本來同”,吳昌碩通過多年摸索,也將書與畫融為了一體。有人評論吳昌碩的書畫作品時說:“吳昌碩以金石起家,篆刻印章乃其絕技,間及書法,變大篆為大草,至揮寫花草,則以草書為之,氣韻取長,難求形跡,人謂山谷寫字如畫竹,長公畫竹如寫字,昌老蓋兩兼之矣。”在繪畫中,以書法作為造型手段,以篆籀行草筆意塑造形象,充分發揮書法造詣的優勢,形成獨特畫風的當首推吳昌碩。吳昌碩對此總結得更加精辟,說:“直從書法演畫法。"具體到畫藤本植物,吳昌碩用哪種書體去作畫呢?他在《葡萄》中題道:“缶廬道人聾兩耳,草書喜學楊風子。以書作畫任意為,碎葉枯藤涂滿紙。”另外,他曾詩曰:“蒲陶釀酒碧于煙,味苦如今不值錢。悟出草書藤一束,人間何處問張顛。"還在畫中題有:“是幀十余年前所作,枝葉柔蔓之處,罕力薄弱,愧態中生,蓋由作草工夫":“作草成之"等。他還在《藤》中題道:“以作篆之法畫,略有煸駁之趣”:并在《葡萄》中明確寫有“草書遺意”。由此可知,吳昌碩作藤本植物基本以草、篆之法而為之(圖四七~五三)。
(3)畫當出已意自明代徐渭、陳淳到清代同治、光緒年間寫意花卉高手不乏其人,然真正獨辟蹊徑、別開生面者卻寥寥無幾。吳昌碩盡管學過徐渭、陳淳、八大山人、石濤、李方膺、趙之謙、張孟皋等,但能“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進而用作書之法作畫,成為“吳派”,為我國美術、書法的發展起到推動作用。吳昌碩在《葡萄》中明確寫道:“畫當出已意,模仿墮垢塵。即使能似之,已落古人后。"后來的齊白石亦有類似論述,他說“學我者生,似我者死”,他們的見解是對那些學畫者的重要啟示。(未完待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