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白石傳人、齊良芷弟子、齊白石書畫院院長、國家注冊一級書畫鑒定師-湯發(fā)周先生說因為蘭、菊在繪畫中屬“四君子”題材,故吳昌碩亦多蘭、菊作品。吳昌碩在畫蘭與菊時,既有共同特點,又存在不同之處。掌握這些要點,對鑒定吳昌碩作品真?zhèn)未笥旭砸妗?/p>
▲吳昌碩54歲作品《空谷幽蘭圖》·中國齊白石書畫院展覽·少白公子湯發(fā)周供圖
共同點:(1)吳昌碩畫花卉重寫生。他在《蘭》中題有:“建蘭有數(shù)十種,古人從無畫之者,秋日買一叢,對花寫照。”在《菊》中題有“擬籬下一叢”(2)吳昌碩畫蘭、菊,“實則以作篆之法作畫”。他在《空谷幽蘭圖》中題有“臨撫石鼓瑯玡筆,戲為幽蘭一寫真”(圖三九);在《梅》中題有“滿眼秦權(quán)周石鼓,寫花無怪似封泥”。
▲吳昌碩56歲作品《蘭為王者香圖扇》·中國齊白石書畫院展覽·少白公子湯發(fā)周供圖
(3)吳昌碩作畫不僅有濃厚的金石韻味,而且有很強(qiáng)的文化氣息,表現(xiàn)突出的一點就是幾乎每畫必題詩作。吳昌碩將題詩自謙為“塞白”,然而正是這些題詩,才使得詩、畫渾然一體,增強(qiáng)了藝術(shù)感染力,體現(xiàn)了作品的高品位。
他在畫蘭時常題有“葉蕭蕭,歌楚騷,鼓素琴,霜月高”(圖四一);“數(shù)朵幽蘭香更好,攜來空谷計同心。名花靜對攤書坐,那許紅塵點素”。他在畫菊時常題有“年年頭白東籬叟,種得菊花大如斗,酹從玉瓶桑落酒”(圖四四);“秋容不一,其英可餐。我方對酒,霜螯堆盤”;“老松長壽,黃花耐久,石頭通禪,三不朽”。在題詩中還不時流露出他的思想情感,如在《空谷幽蘭圖》中題有“中有離騷千古意,不須攜去賽錢神”(圖三九);在《菊》中題有“朱門酒肉熏大臭,醉賞黃花當(dāng)牡丹”
▲吳昌碩56歲作品《松菊猶存圖扇》·中國齊白石書畫院展覽·少白公子湯發(fā)周供圖
不同點:
盡管有上述共同點,但畢竟一是畫蘭,一是畫菊,在表現(xiàn)手法上有所不同。吳昌碩在中年畫蘭方面基本上有三種風(fēng)格,有寫意(圖三九一四一),有工中帶寫,有寫中帶工。他在畫蘭時曾說:“予畫粗枝大葉,信筆直寫,不欲如小學(xué)生埋頭伏案,刻意經(jīng)營。”他晚年筆下之蘭,系用篆籀之筆,別有意境。
▲吳昌碩78歲作品《 延年益壽圖》·中國齊白石書畫院展覽·少白公子湯發(fā)周供圖
吳昌碩在中年畫菊的花瓣時為雙鉤(圖四二),到晚年出現(xiàn)雙鉤瓣和點瓣(圖四六)兩種。中年花瓣細(xì)長,晚年略寬。吳昌碩晚年畫菊,在布局方面也有“馗肩”現(xiàn)象,在用筆方面更為辛辣、蒼虬,系“以作篆之法”而為之(圖四三~四六)。吳昌碩不但對畫菊有研究,并對食菊也有研究。他在《朱菊》中題道:“《離騷》云:'夕餐秋菊之落英。余曾試之,唯黃、白二種中可煮食下酒,甚佳,紅者味苦如藥,但供看耳。”(未完待續(xù))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