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老孫來也!”
2020年8月20日,一段長達13分鐘的視頻,瞬間引爆全球游戲圈。
這部國產首個3A游戲,短時間內獲得大量好評和期待。
但熱潮過后,有人冷靜下來,也有人開始嘲諷:“宣傳的挺好,但中國能做出來好游戲嗎?”
4年時間彈指一揮間,那些嘲諷的人可能早已淡忘曾經的言談,但那些期待的人卻興奮異常。
這款游戲從立項開始,經過6年半的打磨已經橫空出世,它能開啟中國游戲文化的新紀元嗎?
幾十個小時過去了,玩家們的體驗感又如何呢?
這些年來,“國人做不出好動畫,更做不出好游戲”幾乎已經成為共識,就像國足一樣,我們根本不敢反駁,甚至有些破罐子破摔。
但這并不是中國人沒有創造力,早期的中國動畫可是無敵的存在。
號稱“日本動漫之神”的手冢治蟲,就是看完動畫制作社的《鐵扇公主》之后,成為了萬氏兄弟的小迷弟,從此立志學動畫,才創作出了《鐵臂阿童木》。
可后來為什么就不行了呢?
那就是更加追求商業化了,很多好的創意可能都因為成本問題而被體制內的管理層擱淺。
慢慢的,這一行業就逐漸落寞了。
所以很多有實力的游戲、動畫小公司,都跑去給別人做外包。這并非是他們不愛國,只是沒有辦法。
可如今,隨著一位用“情懷”去做游戲的人橫空出世,游戲形勢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馮驥,一位“網癮少年”,甚至因為玩游戲而放棄了考研。
但他不同于上癮者,而是立志將自己的情懷變成現實。
2005年時,馮驥就參與策劃了《斗戰神》,一度成為當時的經典之作。
帶著十余年的豐富經驗,2014年,他又踏上了創業之路,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游戲科學。
在這里,他將破除一切阻礙,將自己的理想慢慢付諸現實。
《黑神話·悟空》這款游戲,是有斗戰神元素在內的,當初馮驥的設想就是以斗戰神為切入點,再通過各種形式不斷擴展,最終成為一個泛中國神話體系的游戲。
從公司創立之初開始,這一設想加上行動整整用了10年的時間。
2024年8月20日,《黑神話·悟空》首次上線,竟然達到了“現象級”火爆的程度。
這是否意味著,屬于中國的神話游戲時代將要到來了呢?
國內玩家的評論其實不必說,更多的是震撼和欣慰,畢竟中國的3A游戲和國足沖進世界杯決賽差不多。
他們的評論大多是好的:
“我的同事昨天真的請假打黑神話去了,哈哈哈”
“一個不玩游戲的人,看到這游戲場景,甚感自豪、震撼,5000年的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咱們中國人就應該有這樣的文化自信!”
“黑神話悟空,已經買了豪華版,打斗達到國際3A級標準,重點說的是劇情,劇情真的很不錯,推薦”
“18號預下載,昨天解鎖,總算不用每天聽著老外們嘰里呱啦的說英文和日文了,我們也有了自己的3A大作,作為一個80后,終于讓自己看到了國產單機現象級3A大作了”
當然,我們不能用自己的情懷來作為游戲的真實體驗。外國人的評價其實也很值得一看,雖然會有個別抹黑的,但相信大部分還是真實的。
其實隨著《黑神話·悟空》的橫空出世,外國游戲論壇已經炸了,外媒給《悟空》評了低分后,就連外國玩家都看不下去了:
當然,有好評就會有差評,畢竟千人千面。
但無論如何,這只猴子都可能開啟了中國游戲的新紀元。
數年過后,中國神話可能就會被全世界熟知了。
拭目以待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