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摩登消費
作者 | 婉青
編輯 | 閃電
美編 | 李雨霏
審核 | 頌文
前段時間,網上流行挑戰用衛龍魔芋爽做菜,網友各顯神通從魔芋涼拌菜到魔芋冷面再到酸辣魔芋肉,各大菜系爭奇斗艷。
聽到網友的呼聲的衛龍,直接上了兩盤硬菜——推出辣椒炒肉和麻辣小龍蝦兩種限定口味魔芋爽,并借此打造了多場煥新活動強勢破圈。
先上線兩條短視頻,一條用帥哥上菜“饞哭”年輕人,一條大玩諧音梗,用“江郎菜盡”和“無精打菜”緊跟網絡潮流。緊接著強勢進入湘菜大本營長沙,用一場快閃活動與當地人深度互動。
一波諧音梗+帥哥+湘菜口味的夢幻聯動,讓主打“鍋氣”的湘味限定魔芋爽上市就爆火出圈,全網曝光量超4300w,新口味上市一周全平臺GMV干到200W。
這兩道菜的含金量還不止于此,衛龍財報顯示,以魔芋爽為代表的辣味蔬菜制品,已升格為衛龍強勁的第二增長曲線,成為衛龍破卷的硬菜。
在辣味零食市場日益內卷的今天,衛龍這“兩道菜”不僅提供了新品營銷范本,也為辣味零食行業破卷提供了新思路。
1、魔芋爽一哥,兩道菜單挑湖南人
品牌與消費者的溝通語境正在重構,經營邏輯逐漸從“人找貨”轉變為“貨找人”。
對于品牌們來說,吸引與爭奪消費者的關鍵轉變成了持續迭代的產品創新。新品意味著新的消費趨勢和流行文化,拼的就是品牌洞察和創新的速度。
所以衛龍在上班和上進中,選擇了上菜。
這道菜為什么是湘菜?這并非衛龍一時興起,而是找準了年輕人的“嗨點”。
有長沙美食家說,能夠代表本土美食原創力的產品只有兩個:一個是辣椒炒肉,一個是麻辣小龍蝦。
辣椒炒肉在整個湘菜體系里點單率是最高的,在湖南人的餐桌上,再多山珍海味也敵不過一道最家常的辣椒炒肉。
且近兩年辣椒炒肉已經從湖南火到北上廣深,成為國民級的頂流辣菜。
最有說服力的是,當費大廚開到不能吃辣的上海時直接燃爆魔都,排隊取號隊伍綿延數百米,被評為上海最受歡迎湘菜品牌。
麻辣小龍蝦更不用說,有美食愛好者做過粗略估計,長沙人“每天吃掉一座岳麓山”,長沙之外麻辣小龍蝦也早已火遍全國。
大家對麻辣小龍蝦的喜愛與追捧,把麻辣小龍蝦味零食也推向了新高潮,打開淘寶搜索小龍蝦味四個字,會出現一串聯想搜索詞各種產品層出不窮,甚至有麻辣小龍蝦味的雪糕和阿爾卑斯糖。
更巧妙的是魔芋干屬于地道長沙特產,衛龍用辣椒炒肉和麻辣小龍蝦味魔芋爽挑戰湖南人,絕對是“天時地利人和”。
這也不是衛龍第一次挑戰地方菜系,之前就推出過麻醬火鍋味、酸辣火鍋味魔芋素毛肚,其“地方美食”辣味系列已經形成了衛龍獨特的垂類IP,持續出圈為用戶制造新鮮感。
衛龍持續更新的地方美食系列,既能借助美食本身的名氣出圈,又能極大地調動消費者的獵奇心理。緊跟辣味熱度+搶占有辨識度的口味雙管齊下,衛龍的新品成功打透用戶心智爆火出圈。
當消費者的需求被及時看到并被即時滿足,品牌將獲得無限大的力量,特別是在行業的話語權。
這些也是辣味零食品牌要追上的功課,如何滿足持續消費者的新需求,才是行業最關鍵的新賽點。
2、搞定年輕人,新品破界迫在眉睫
社會化營銷時代,圈層是最有殺傷力的武器,也是性價比最高的營銷方式。
尤其是年輕人的購買驅動力更多來源于圈層共鳴,如果新品想要破界就要讓營銷活動成為一個圈層現象,進而達成圈層共識。
那么,衛龍魔芋爽是如何將自己打造成為年輕人的圈層現象的?
1.借勢國民頂流,新品強勢破界。
在品牌內卷的背景下,“獵奇”已經變成了品牌拉近與用戶距離快速破圈的利器。
獵奇代表了流量和熱度,衛龍新品中兩道湘菜和魔芋爽的跨界反差巨大,餐桌上的國民頂流和創新度拉滿的視頻都能戳中年輕人的獵奇心理。
數據顯示,第一嘗鮮的消費者Z世代占比超50%。有人表示,自己是夜宵愛好者,麻小+啤酒是固定CP,以后看來還要加上魔芋爽。還有人好奇辣椒炒肉味的魔芋爽里,到底有沒有肉?在大家的獵奇心下,魔芋爽上線就爆賣5萬單。
光有獵奇心理還不夠,新品想要強勢破界,還要向目標用戶多維度、立體化地傳達新形象,建立起差異化的產品認知。
深諳此道的衛龍,在長沙開了“湘味”快閃店,請來國內首個HipHop少年組合BOY STORY來當一日主廚,發放帥鍋嘗鮮投喂活動,助力品牌盤活流量,引爆多圈層用戶自發參與,線下快閃曝光量超30w。
衛龍借勢頂流菜品和頂流偶像快速鎖定鐵粉,通過線上視頻傳播和線下快閃店強化社交屬性,成為新品強勢破圈的催化劑,進而引發年輕人共鳴實現病毒式傳播。
2.新款聯動爆款,占領品類制高點。
衛龍這次新品營銷,并不是單一的戰術動作,而是品類為王的綜合性戰略。
從產品線上來看,衛龍把這次新品發布變成衛龍魔芋爽品類種草的契機,推出魔芋爽混合口味禮包,兩個限定新口味聯動經典爆款口味,強勢輸出衛龍魔芋爽一哥的用戶心智。
且衛龍這次“上菜”的動作,把衛龍魔芋爽和地方美食IP強綁定,也給未來地域限定口味系列打好基礎。
衛龍此次新品營銷從線上線下聯動,一系列串聯曝光貫穿始終,形成了多點多線、匯聚成面的立體傳播網絡。在多方力量的協同作用下形成傳播與導流閉環,也實現品牌從搶占用戶心智到深度種草的轉變。
3、在品牌進化的路上,持續增加確定性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資料顯示,辣條市場規模預計在2026年增長至近700億元。辣條的增速甚至快于整個休閑零食行業,2021—2026年,休閑零食增速約6.8%,辣條增速為8.9%。
在此需求之下,市場上已經涌現了很多辣條品牌。企查查數據顯示,我國現存辣條相關企業3765家。
整個辣條行業市場在不斷擴大,競爭不斷加劇的背景下,品牌需要不斷進化,才能獲得新增量。
衛龍魔芋爽這次新品上市,看似是簡單的口味創新,背后卻藏著衛龍在產品戰略、用戶洞察以及品牌定位的全方位進化。
從產品層面上看,以魔芋爽為代表的蔬菜制品,衛龍早已布局多年。
早在2009年,衛龍團隊在成都吃火鍋時,意外發現魔芋涮后的香辣Q彈,再結合年輕人追求健康和吃不胖需求,衛龍在2014年推出爆款產品魔芋爽。這次創新不僅做爆一個新產品,還把原本小眾的魔芋產品變成行業爆款帶火了一個品類,現在魔芋類產品成了每個品牌必備的單品。
經過10年的發展,魔芋爽已經成為衛龍第二個年銷售額超過10億元的大單品。根據今年財報顯示,以魔芋爽為代表的蔬菜制品作為衛龍業務“三駕馬車”之一,首次超過辣條業務,實力打破“衛龍銷量見頂”的觀點,給衛龍的發展增加更多確定性。
從營銷創新上來講,衛龍這兩年的營銷動作也在持續進化。
社交為王時代,品牌想要和年輕人玩在一起,需要打造社交“網感”。衛龍的營銷方式已經從前些年的緊跟熱點升級到創造熱點。
無論是前段時間的榴蓮辣條還是最近的湘味魔芋爽,話題活動都自帶社交屬性,能讓受眾成為自來水,形成二次、三次傳播,不僅能實現品牌影響力的擴大,還天然樹立了衛龍互聯網達人的人設。
總體來看,衛龍的營銷都是緊緊圍繞年輕人的喜好展開,通過梗營銷+熱點敏感度搞定年輕消費者,而不是盲目自嗨。
憑借網感的持續進化,今年上半年衛龍入選2024胡潤國潮品牌百強榜。
衛龍能持續坐穩辣條一哥的寶座,最核心的殺手锏是:品牌年輕化。
隨著年輕一代的話語權越來越重,年輕化成為品牌們不約而同的選擇。但在年輕化過程中,大多數品牌仍是摸著石頭過河。
衛龍給出的答案是:年輕化并不是討好年輕人,而是回應時代、回應年輕人。
已經25歲的衛龍,如今還能坐網紅那一桌,根本原因是衛龍不斷深入研究消費者的喜好、習慣、生活方式和態度,透過現象看本質挖掘00后群體常見的飲食現象背后的情緒:如今年輕人最愛的滋味,并不局限于味覺體驗的辣,更享受酣暢淋漓的情緒價值。
比如衛龍全新的品牌主張:衛龍,不只是一種辣,可以根據不同的需求和場景做出各種解釋,不只是一種辣味,不只是一種辣度,不只是一種辣條……
持續進化的衛龍,正在把品牌當成一種社交貨幣與年輕人建聯,深入00后圈層長線布局,為品牌積聚年輕用戶群體,助力衛龍完成品牌新增長的目標。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品牌不斷進化,衛龍的潛力也不只是“辣條一哥”,現在加注的IP和品類,未來還能爆發出更大價值。
*文中題圖來自衛龍官方微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