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白石傳人、齊良芷弟子、齊白石書畫院院長、國家注冊一級書畫鑒定師-湯發周先生說在鑒定吳昌碩繪畫作品真偽時,有個重要問題需要弄清,那就是吳昌碩何年有的繪畫作品。吳昌碩自稱“五十學畫”,看來明顯是自謙之說。從目前掌握資料來看,吳昌碩在繪畫方面起步雖稍晚于篆刻、書法、詩文、訓詁,但絕不至于晚到五十歲,吳昌碩本人曾對最初學畫問題說過:“予素不知畫,衰病多睡慮傷脾,時以作篆之橫涂直抹,丑態畢露,人謂似孟皋、似白陽、似清湘僧,予姑應之曰:“特健藥而己,莫為畫。”
▲吳昌碩作品《玉蘭》·中國齊白石書畫院展覽·少白公子湯發周供圖
張振維在《吳昌碩的畫品與人品》中也寫道:“病中,金氏(金彭)勸他學畫,畫成看后,他說有金石氣,于是吳昌碩更加致力繪畫了。"兩處雖未交代具體時間,但推測應為吳昌碩三十歲左右。金彩字心蘭,號冷香,別號瞎牛,蘇州人,工畫,并擅岐黃之術。吳昌碩在《金彩傳略》中記道:“金心蘭名彩,吳人,善醫,工畫,與余最相善。”目前發現吳昌碩最早的作品是三十六歲畫的《疏梅》,從圖中可以看出絕非初學者水平,所以說吳昌碩從三十歲左右學畫是有根據的。
▲吳昌碩作品《梅花》·中國齊白石書畫院展覽·少白公子湯發周供圖
吳昌碩二十九歲離家學藝,他曾記道:“余性喜畫,自游寓江左,與諸畫士遇,其藝之尤精者,余必有其畫。諸君皆名重一時,人求其畫,非兼金不可得。顧皆與余善,余有求必應且速,余輒以篆刻答之。”由于吳昌碩與諸多畫家接觸頻繁,給他創造了一個良好的學畫氛圍,加之病中寂寞,于是開始以作篆之筆作畫.吳昌碩在四十歲左右曾說:“余年來亦頗學畫,率意為之,自適其趣,人或謂似青藤、或曰白陽,余都不知,與諸君無一仿佛。”由此可進一步證實,吳昌碩在三十歲左右就已開始作畫。
▲吳昌碩作品《無量壽佛》·中國齊白石書畫院展覽·少白公子湯發周供圖
關于吳昌碩三十歲左右之前是否已開始作畫問題,有些線索不容忽視。吳昌碩在二十五六歲時結識了費小樓之子費以群,費以群曾“作紈扇畫幅"給吳昌碩,吳昌碩則“報以刻印”,此處未正面涉及吳昌碩繪畫一事,但說明吳昌碩在二十五六歲時就已接觸名畫家了。吳昌碩二十二歲時的文化課老師潘芝畦就擅長畫梅,潘芝畦是否在教文化課的同時,也教吳昌碩畫梅就不得而知了。吳昌碩于四十九歲時曾刻“梅花手段”印(附錄一118),該印邊款刻道:“故鄣后山有梅樹四五十株,橫斜疏密,時饒逸,均子當于著花處貌其狀,覺香風襲襲,從十指間出也。"據記載,吳昌碩在十七歲之前生活在郭吳,那么作畫時間也應在十七歲之前。如果此說成立,將是吳昌碩最早的作畫記載。(未完待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