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來看看肥胖形成的原因
1:陽化氣,陰成形。肥胖首先是形盛,形盛就是陰盛,從而說明了陰陽的不平衡。那么減肥就是要調整陰陽的平衡,使陰平陽秘。
2:常見肥胖的人走幾步路就氣喘吁吁,這說明氣不足以動,是一種氣虛的表現。另外胖人多畏寒,多怕濕。像夏天汗多就苦惱得很。
3:男人最常見的一種肥胖就是啤酒肚。顧名思義這種肚子大多是是喝啤酒形成的,啤酒是一種多氣的東西。
綜上所述:減肥要分這么三步走,
第一:要減氣
怎么減氣,從哪里減氣。
分析:肚子凸的人,這個凸起也就是最顯胖的地方就是肚子,肚子也就是胃,這就是治胃的問題了。首先凸起也就是多的意思,也就是“宛陳則除之”的意思。
胃屬土,屬陽,現在反而胖,也就是陰盛,由五行推之也就是“水乘土”的五行相乘狀態。那么治療就要減水,而在身體內氣是與血交織在一起的“氣血同源”,又有“津血同源” 說,說明氣同 體內的“水”是伴生的,因此在減水的同時也就是減氣。水多要減水那么這個水是屬陰的怎么治,“陰病求陽”人體內主水的臟器有腎和膀胱,腎又通于膀胱,腎屬 陰膀胱屬陽,所以要從膀胱經上來治。膀胱經屬水,水盛要用土克,怎么克不說大家都知道堵不如瀉,所以取太陽膀胱經的土穴-委中放血,即強土又瀉水,而委中 又是膀胱經的下合穴 主臟腑病,選委中一舉三得。委中刺血后加火罐(一定是火罐,火生土)五分鐘就行,一邊刺血要一邊揉肚子,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第二:要祛寒,要利濕,要補虛。
補虛、祛寒、利濕放在一起都很容易想到一個很有名的臟器,就是--脾,脾有主運化的功能,這個運化包括了運化水谷,運化水濕兩個方面。因此健脾就能利濕。那么寒怎么辦呢?我覺得要認識這個“寒”并不是外寒,而是陽氣被遏制后的 “陽虛則寒”,那么治寒就有了“陰勝者乘之以陽”“壯火之主以消陰翳”。通陽補陽就行了。這里我臨床上用的方法有一般的針灸方法和董氏奇穴 的刺血方法,覺 得董氏刺血更勝一籌,表現在他用起來更快、更有效,有立桿見影的效果。用八關大刺 結合遠端散刺(個人覺得現扣關入門效果更好,扣關入門氣血旺盛,散刺放血 通陽效果更好更徹底)血刺完了就該補了,補什么怎么補?首先來說這個濕是怎么產生的,濕是體內水液代謝失常而產生的,為什么水液代謝會失常呢,水液代謝在 體內與這幾個臟腑有關:
肺: 肺主宣發肅降。宣發功能就包括了,將脾所轉輸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布三到全身,外達皮毛,和調節腠里開合將代謝后的津液化為汗液排出體外。肅降功能包括了將肺吸入的清氣和由脾轉輸至肺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向下布散,肅清肺和呼吸道的異物。
脾: 脾主運化。運化包括了運化水谷和運化水液。脾運化水液是指,體內水液的吸收、轉輸和布散都和脾密不可分。另外飲食物中營養物質的吸收,多屬于液態物質,所謂 運化水液的功能,即是對被吸收的水谷精微中多余水分,能及時地轉輸至肺和腎,通過肺、腎的氣化功能,化為汗和尿排出體外。可見脾對水液運化的重要。
腎: 腎主水、是指腎中精氣的氣化功能,對于體內津液的輸布和排泄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素問·逆調論》稱:“腎者水臟,主津液?!?正常情況下,津液的代謝,是通過胃的攝入、脾的運化和轉輸(脾胃升清降濁的功能還影響著“小腸主液”功能的正常)、肺的宣散和肅降、腎的蒸騰氣化,以三焦 《素問·靈蘭秘典論》:“三焦者,決瀆之管,水道出焉?!睘橥ǖ?,輸送到全身;經過代謝后的津液,則化為汗液、尿液和氣排除體外。腎中精氣的蒸騰氣化,是 主宰著整個津液代謝過程的;肺、脾等內臟對津液的氣化,均依賴于腎中精氣的蒸騰氣化。
從以上水液在體內的代謝過程可以看出,要想補虛、祛寒、利濕就至少要肺、脾、腎功能的正常。功能是什么屬性呢,功能屬陽,振陽必求心,心為陰中之陽臟, 而心于小腸通,小腸又是陽中之陽,因此要取小腸來醒陽。而原穴可以調節各自所屬臟腑的功能,小腸原穴是腕骨穴。所以用腕骨穴為君為主穴在配合三焦經火中火 穴支溝穴(火串穴),太陰脾經絡穴(絡穴能連絡兩經并能發陽)公孫穴,并且公孫穴又是八脈交匯穴通沖脈,沖脈能調節十二經氣血。因此以公孫穴為臣為第二主 穴。取類比像一塊冰要融化除了太陽照射外,釜低加薪我覺得也不錯,因此再選陰脈之海沖脈中的陽穴關元穴加灸對于溫寒祛濕,補氣助陽都有很好的幫助作用,因 此以關元穴為佐。
氣減了、寒祛了、濕利了、虛補了,外在因素都沒了可是還胖,也沒瘦下來多少啊,我說要能瘦才怪,肉還沒開始減呢怎么能瘦。
第三:減肉
來看一下肉的屬性。肉脾所主,現在肉多了說明脾不足以主肉了,為什么呢,是脾功能差了么,當然有一部分原因,可是前面也補了啊,所以不是主要原因。肉,水(包括水谷精微)所聚而成。正常情況土是克水的,現在水多了,說明土被水侮了,水勢太強了。水盛就要瀉水,所謂“實則瀉其子”,水是生木的,因此要 瀉肝。肝屬臟,《素問·五臟別論》說:“所謂五臟者,藏精氣而不瀉也,故滿而不能實。六腑者,傳化 物而不藏,故實而不能滿。”臟不能瀉就要瀉其腑,與肝相 表里的是膽,故治水盛就要瀉膽。也就是要減肉,就要瀉膽。
怎樣瀉膽,先來看看膽的生理特性。膽,居于六腑之首,又是齊恒之府。與肝相連,附著在肝之短葉間,況且肝、膽又有經脈的絡屬關系,互為表里。《東醫寶鑒》 說:“肝之余氣,泄于膽,聚而成精?!蹦懼械哪懼歉沃鄽馑?,其輸布與排泄有賴于肝的條達。因此瀉膽要配合舒肝。在舒肝上個人覺得“董氏奇穴”中的上 三黃穴效果非常好使,當然也可以用肝經原穴“太沖”,(這里有這樣一個考慮,現在主要是在減肥,而不是舒肝,這個上三黃在肌肉豐滿的地方,這里下針還有 “以肉治肉”的作用。)原穴能調配三焦,導原腎間動氣。調肝的有了怎么瀉膽,一般來說應該選膽經的子穴“陽輔”這里我覺得應該有這個考慮:《金匱·臟腑經 絡先后病脈證第一》篇中“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因此要選木經中的土穴“陽陵泉穴”況且陽陵泉穴又是下合穴,《靈樞·邪氣臟腑病形》:“合治內 腑”。因此陽陵泉穴對于膽的輸瀉有著重要的作用,再者陽陵泉穴是八會穴之筋會,還能治療有關的組織和臟腑的疾病。從減肥整體上來看陽陵泉穴的位置,它在小 腿上,膝下三寸也是多肉的地方,又暗合“以肉治肉”的理論。
小結一下:
減肥第一要減氣:委中放血拔罐、膝下三陰經所過處青筋點刺。
第二要減濕:腕骨、公孫、支溝、關元。
第三要減肉:上三黃、陽陵泉。
(用董氏奇穴中銷骨針:駟馬中、駟馬副、駟馬下也行。)
個人一家之言,臨床略有體會,寫出來大家討論討論,望各位前輩指出其中不足,以期早日完善。獻丑了。
減肥:十個胖子里有九個吃飯快,所以減輕體重最好的辦法就是吃飯速度放慢一點。因此我要求這類的病患減肥方法,第一步就是吃飯速度放慢一點,其實吃飯只要吃八分飽即可,不要過量,少吃油膩的食物。如果再用中藥來配合效會更好。
談到減肥,使用中藥減肥基本有兩重狀況,一種是體實胖的,另一種是虛胖多汗的。對于實胖最常用防風通圣散,虛胖的就用防己黃芪湯比較多。胖子多半都是陽虛,所以常常加黃芪補陽,也要適當加入補陰的藥使病患的胃口不要太好減少食量,并可平衡陰陽,如熟地、何首烏等,再加入何葉升陽對減重效果更好,對于服胖 病患的針灸治療,針刺小腸經最好,因為小腸經的乳靡管跟飲食營養吸收有關,針刺小腸經的原穴腕骨穴和募穴關元,另外再針刺胃經的梁丘和脾經的公孫,這些穴 位減肥很有效,在減肥過種中常給服用生脈散,一點不覺得累。生脈散對強心補氣有很好的作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