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岸青同志的人生經歷十分波折,他自小與父親毛主席分離,7歲那年母親楊開慧又遭到湖南軍閥的殺害,好在舅舅及時伸出援助之手,將他和哥哥毛岸英、弟弟毛岸龍一起送到上海一所由共產黨人開辦的保育園寄養,三兄弟這才暫時有了一處棲身之所。
但沒過多久,國民黨又開始在上海搞“白色恐怖”,中共上海黨委有大量同志被捕殺,保育園也遭到查封,毛岸青三兄弟一時無處可去,只得流落街頭,靠著乞討勉強生活,在此期間,年紀最小的毛岸龍又意外患上了重病,最終救治無效不幸去世。
種種的不幸與波折深深刺激到了毛岸青,他對國民黨反動派愈加憎恨、厭惡,于是在某天傍晚,他用一塊木炭在地上寫下了一句抨擊反動派的標語,以發泄內心的不滿。當時正好有幾個國民黨軍警從旁經過,他們在看到標語之后勃然大怒,索性便將毛岸青按在地上狠狠毆打了一頓。毛岸青最終被打成重傷,差點丟了性命,后經長兄毛岸英全力救治,雖然逐漸恢復了健康,但也因此留下了嚴重的后遺癥,只要一受到強烈精神刺激便會頭痛欲裂。
時間來到1936年,重建之后的中共上海黨委幾經找尋,終于覓得毛岸英和毛岸青兩兄弟蹤跡,他們也由此結束了顛沛、流離,過上了稍微穩定的日子。當年下旬,岸英和岸青被送往蘇聯,先后在勞動者大學、伏龍芝軍事學院進修,兩人的個人能力也隨之愈發出。
1941年,德國入侵蘇聯,很快便將戰線推進到莫斯科一帶,岸英和岸青見狀便主動申請加入蘇聯紅軍,與廣大無產階級戰士一起并肩作戰,共同抵抗法西斯侵略者。毛岸青因為有病在身,不宜上前線,所以被安排到后勤單位服役,平時的主要工作是運送物資和傷員,基本上不會遇到什么危險。蘇德戰爭結束后,毛岸青退出蘇軍,轉往莫斯科某行政部門擔任中文翻譯,1947年,他受中共中央的召喚,離開蘇聯返回國內,在東北某解放區主持土改工作,建國后,他轉往北京與毛主席團聚。
父子溫情慢慢撫平了毛岸青內心的創傷,毛主席無微不至的關懷讓他倍感幸福,他的病情也因此有了好轉。然而,就在1950年下旬,毛岸英在朝鮮意外犧牲,毛岸青得知這個消息后大為震驚,繼而誘發了頭痛病,一度疼得昏死過去,后來在一眾醫務工作者的救治下,他的狀態才逐漸穩定下來。
1951年中旬,在中共中央的安排下,毛岸青暫時辭去公職,前往青島療養、休息。彼時的他已經臨近三十歲,卻還沒有婚配,這讓毛主席很是著急,于是主席便指示青島市委的同志想辦法幫助他解決人生大事。青島市委不敢怠慢,立即化身“月老”為毛岸青牽線搭橋、撮合姻緣。
巧合的是,青島療養院正好有一位護士長相甜美、思想覺悟也足夠高,和毛岸青正好相配,于是青島市委便將這位護士調到毛岸青身邊工作,想要以此推動兩人擦出愛情的火花。不過毛岸青對對方并不感興趣,兩人相處了足足兩個月,竟毫無進展,青島市委見狀只得將護士調走,匆匆斷掉了這根“姻緣紅線”。
時間來到1960年,邵華同志到青島探望毛岸青,兩人志趣相投、愛好相近,一見面便有聊不完的話題,久而久之,他們漸漸生出了情愫,遂順理成章結為男女朋友,開始正式交往。半年后,兩人順利步入婚姻的殿堂,并在1970年生下一個獨子,取名為毛新宇。1974年,毛岸青因為身體原因宣布退休,往后他輾轉青島、大連、上海等地定居,一直過著深居簡出的日子,平時很少在公眾場合露面。中央對毛岸青一直非常照顧,特許他享受副國級的待遇和全額醫療保險。2007年,毛岸青走到了人生的盡頭,時年八十四歲。
毛新宇同志繼承了父輩的革命精神,他一直積極向上、勤奮篤學,從來沒有墮怠、沉淪過,青年時,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人民大學,主修文史專業,后來他又進入部隊服役,歷任大校、少將文職干部,期間發表了不少專業論文,系統闡述了未來戰爭的態勢與走向,為解放軍的改革與發展提供了指導。2015年前后,毛新宇轉入教師崗,陸續為人民武裝培養了不少優秀的人才,可謂桃李滿天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