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神話:悟空》誕生記1 暨 游戲科學簡史1
國貨越興盛,中國越強大。大家好!這里是“國貨史記”。
我們到底該不該沉迷于玩游戲呢?
2024年8月,《黑神話:悟空》風靡全球。這款以中國神魔小說《西游記》為背景的中國國產單機游戲,上線1小時,同時在線人數就突破了100萬;上線3小時,便創下單機游戲同時在線人數的新記錄;上線10小時,銷量超過450萬份,銷售額突破15億元;上線第二天,即登頂全球最熱玩游戲第一位,好評率超過97%;上線第四天,全平臺銷量突破1000萬套......中國首款3A游戲大作《黑神話:悟空》的開局,著實足夠輝煌耀眼。
數據還在繼續增長中,而《黑神話:悟空》顯然已經創造了中國游戲行業的歷史。《黑神話:悟空》、2024年8月20日等一系列相關的人和事,都將載入世界游戲史冊。
那么,《黑神話:悟空》是怎么誕生的呢?這只震驚世界的“猴子”到底是從哪里蹦出來的?所有這一切,都緣起一群最瘋狂的夢想家。他們是一群中國游戲行業里最勇敢的人,幾十年如一日,只為實現心中那個扎根已久的游戲夢。
故事首先得從第一位瘋狂的夢想家說起。他叫馮驥,是一位游戲愛好者,1982年出生在湖北荊州。2000年,馮驥從荊州中學考入華中科技大學。在大學里,他學的是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大學期間,馮驥曾跟隨導師在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工作過一段時間。盡管如此,他總覺得自己并不適合從事所學的專業,更是常常感到特別迷茫,天天不跟任何人打交道,只想沉迷在游戲的世界里。
游戲世界充滿了誘惑,而現實世界卻讓馮驥覺得“一塌糊涂”。比如鍛煉身體和背單詞,都需要很長時間才能體現效果。但是在游戲里,只要拾起一件裝備,立馬就能打怪。暴雪游戲最終改變了馮驥的人生,他說:“就是真真切切的一個游戲,把我變的像三和大神一樣。”
2004年,馮驥大學畢業。這一年,他22歲。本打算像其他同學一樣準備考研,但馮驥始終沒有想明白為什么考研,他也不知道為什么工作。
當時正處在一個網游風靡的時代,前有《傳奇》,后有《魔獸世界》《大話西游》《仙劍情緣》。因此,網吧生意格外紅火,即便是十八線的小縣城,昏暗的房間里也擠滿了打游戲的年輕人。推出過《大話西游》等網絡游戲的網易創始人丁磊,當年曾笑稱:運營網絡游戲,即使躺在床上睡覺也能掙錢。
也正是因為網絡游戲,丁磊在參加馬云組織的“西湖論劍”時,遭遇到一位年輕媽媽的大罵。這位年輕媽媽,曾經連續3個晚上穿梭在各個網吧尋找沉迷于網絡游戲的孩子。
2004年5月,《魔獸世界》正式公測。作為骨灰級玩家的馮驥毫不猶豫地放棄了考研,在該款游戲公測前就迫不及待地體驗了私服。為復習考研在學校附近租的房子,便成了他上網吧打完游戲后專職睡覺的場所。
這期間,馮驥晝夜顛倒地沉迷于玩《魔獸世界》。白天睡覺晚上包夜,每天只吃兩頓飯,睡前一餐,睡醒一餐,一切只為把所有的時間、精力和金錢投入到了游戲當中。馮驥后來表示:“從某種程度上講,染上《魔獸世界》也許是內心早就渴望的吧。”
3個月后,他把準備考研一年用的錢全部花光了,便向大學室友挨個打電話借錢,好讓自己能重新回到“艾澤拉斯大陸”。有位室友畢業后參加了工作,曾借給了馮驥8000塊錢,讓他得以繼續在網吧里揮霍了5個月。后來,沒有人借錢給他了,馮驥身無分文。山窮水盡、走投無路的馮驥,這才意識到必須得去找一份工作了。
游戲里的世界再美好,那也是虛擬的,馮驥到了不得不考慮眼下現實生活的時候。2005年,馮驥開始找工作,他向當時國內所有的大型游戲公司都投遞了簡歷,最后只有深圳一家不起眼的小型游戲公司通知他去筆試。
馮驥至今還清楚地記得,當時筆試中有一道題是要他“設計一套裝備,并給裝備寫一套世界觀”。他按照自己對《魔獸世界》的理解,設計了一套“上位惡魔的欺詐”套裝,順利拿到了offer,進入這家小公司做了MMO的運營策劃。
馮驥在大學里學的是生物醫學工程專業,求職時卻直接向游戲公司投簡歷,還能在筆試中設計出一套游戲裝備,并給這套裝備寫出一套世界觀,最終順利入職。這表明,馮驥雖沉迷于游戲世界,但他并沒有因此迷失自己,他心里非常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而馮驥后來的故事,就更加清楚明白地告訴了我們:如果沉迷于游戲世界,就應該通過這份“沉迷”創出一番事業,至少要能夠讓這份“沉迷”養活自己并惠及家人。否則,我們就只能把玩游戲當作偶爾為之的娛樂消遣,絕不可沉迷其中而害了自己并殃及家人。通過“沉迷”創出一番事業,或者讓這份“沉迷”養活自己并惠及家人,這時候的“沉迷”也就成了一種實現夢想必不可少的“潛心鉆研”。
正式入職這家小游戲公司后,馮驥接到的第一個任務是,三個月內寫一個活動。后來,任務逐漸變成了“小活動不間斷,大活動每月一個”。公司里卻沒有人去復盤這些活動的效益,也沒有人問過馮驥對游戲版本的理解,更沒有人關注玩家的需求。馮驥對運營活動的總結就是:不能讓玩家閑下來。
真正進入游戲行業后,馮驥感受到了巨大的落差和更大的迷茫。他發現自己每天做的事情與游戲無關。2006年史玉柱推出了《征途》,用游戲免費但道具付費的運營模式,打破了行業一直以來買斷制或按時收費的模式。一時之間,整個行業都在討論史玉柱的模式能否掙大錢,是否屬于歪門邪道。而在討論的末尾,大家的話題總會變成:我們是不是也要向史玉柱學習。
當年10月,《征途》單月盈利達到850萬美元,沖到行業第二名。《征途》的成功釋放出一種信號:在游戲行業,賺錢比品質更重要。隨即,無論是大公司還是小公司,都紛紛效仿史玉柱的運營模式。這種行業風氣,讓馮驥失望至極,也憤怒至極。于是,他滿懷悲憤地在網絡論壇上寫下了一篇討伐“資本黑暗力量”的檄文——《誰謀殺了我們的游戲?》
在這篇長達萬字的檄文中,馮驥一針見血地指出,正是資本的無邊貪婪異化了游戲的制作初衷,讓“創造有趣的游戲”變成了一項要能持續賺錢的業務。他還言辭激烈地歷數游戲策劃的“樁樁罪行”,毫不留情地揭露了國內游戲行業中的種種亂象。
眾多網友大加贊賞馮驥在文中所表現出來的憤懣之情和深邃思考,紛紛表示:如果每個行業的從業者,都能有這種返璞歸真的秉性及對行業頑疾的深刻洞悉與無情鞭撻,何愁國家強大不起來?如今時間過去了十七年,馮驥在這篇檄文中提出的許多問題,依然振聾發聵。
馮驥是在2007年2月寫出這篇檄文的,此時他進入游戲行業也就兩年的時間。兩年的從業時間,就能夠如此深入淺出地剖析行業中種種亂象的根源所在。別忘了,他在大學里學的是生物醫學工程專業。這再一次表明,當年馮驥沉迷于游戲世界時,是有許多自己的獨立思考,更是有自己的遠大夢想,并不像絕大多數的“失意人群”那樣在游戲中迷失了自己。
那篇討伐“資本黑暗力量”的檄文發表一年后的2008年,馮驥跳槽到了“騰訊游戲”,踏上了一個真正的大舞臺。用現在流行的表達來說,他這是成功上岸大廠了。
那么,成功上岸大廠的馮驥,還會有什么迷茫嗎?他能在騰訊這樣的大廠里,實現自己的夢想嗎?敬請關注“國貨史記”的下一篇作品《<黑神話:悟空>誕生記2》!國貨越興盛,中國越強大,世界越和平!感謝您支持國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