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四十年,美元經歷了六次加息周期。
從1983年到2015年,每次加息都導致其他國家的股市、樓市崩潰,或其貨幣大幅貶值,結果是其他國家的財富被美國大量掠奪。
世界老二,如德國、日本,先后都被美國拉下馬。
為何此次美元的第七次加息周期,被視為對中國450萬億房地產市場的豪賭呢?
因為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單一市場,其市值達到65萬億美元,相當于人民幣450萬億,超過美國、歐盟及日本的房產總市值5萬億美元,與美國股市總市值相當。
既然美國股市和中國房市是全球資產規模最龐大的兩大市場,美元強股,人民幣強樓。如果中國房市崩盤,美元還有什么對手?美國自然是“再次復興”、“天佑美利堅”。
美元加到了5.5%,到底降息嗎?
大摩說要降,花旗預估大概率降。我認為,9月份,美國不會降。
我們都小看了,美國作為世界第一強國,玩弄金融戰的老手,它的政策工具包的厚度。美國經濟也有的是韌性,社會動員力量都沒發動起來呢。
二戰以后,“天下第一”的名號又不是白給的。在這個問題上,愛國與務實,完全是兩回事。
這輪中國經濟的蕭條來自私人部門的縮表。過去的居民消費,建立在對未來經濟發展的樂觀預期上,即居民手握房地產的升值空間,相當于透支景氣程度,向未來提前預支了消費以及樂觀的消費情緒。
中國房地產周期與美國利息政策正相關。美國人就打算拉爆中國的樓市,破壞宏觀經濟的基本盤。
美國不加息,或高位后的首次降息,應該就是中國房地產的最低點。即,中國要等到美元利息降到1-2%,應該就是房地產企穩,或上漲的開始。
相對美元利息的升降,房地產價格的反應會稍微滯后點。
如美國9月份第一次降息,預測此后6-12個月醞釀發酵,要到2025年第三季度開始,中國房地產企穩。
而據高盛最新研究報告:中國房價走勢應會與美國更為類似,房價底部大致在峰值后的24個季度出現,而不是像日本一樣長達20年、80個季度的下跌。
美國房價在2006年第一季度達到峰值,在24個季度后的2012年第一季度見底。按此推算,中國房價在2021年三季度達到峰值,大概率在2027年三季度左右見底。
這也意味著,本輪中國房價下跌進程,才剛過半。在掙扎中犧牲的中產家庭,還在后面。
這輪大洗牌,中國經濟的厚實底部,中產,已所剩無幾。即便勝出,也是慘勝。未來二十年的底子都耗盡了。
中美兩個國家都在咬牙硬撐,且內心戲豐富——恐怕都在暗自詛咒對手,希望對方先己一步倒掉。
美國還剩下什么招?金融戰打不贏,就軍事戰?
大概率美國還是以前的套路。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直接參與大國之間的戰爭的。直到所有國家都筋疲力盡,美國下場收拾戰爭成果,人才、科技、資源占有等等,發戰爭財。
利用強大的科技實力作為支撐,主動發動金融戰,收割其他國家資產破滅的財。這路子還是走在美帝的心巴上。
相對降息來拉爆資產收割致富,戰爭風險太大,太殘酷。美帝自己也不太好控制,還容易被第三國鉆了空子。
美國的科技還是很牛的。創造的財富可以抵消美元利息上漲的影響。如果科技股步入下降通道,應該就會停止加息。
可納斯達克還在上升通道中,“科技七子”的故事面,貌似很能硬撐。
當創造的財富抵消不了美元利息上漲,就會減損資產價值。英偉達的黃仁勛就是頭老狐貍,在高位開始拋股票了。
為了保住自己資產不被拉爆,引發經濟危機,這個時候就要降息。
歷來的價值創造都是科技的創新。
核心還是要看科技對價值的創造。
看科技股,下跌迅速,就會緊接著降息托市。就怕降息后都不能托市,會引發經濟危機。
經濟危機波及到我們,中國的經濟會進一步下滑,樓市也就不會再起來,也就不會再有2027-2030年樓市的復蘇了。
人工智能還能不能投?大模型有沒有競爭力?
人工智能到形成商業模式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大模型目前都在高價位上,針對這塊你死我活的競爭,很快要展開。
現在沒有賽道能投,現在投未來可能的高增長產業,極大的概率是死在沙灘上。
要不停地看,現在是一個重要節點的出現。
局面夠復雜,可謂“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比的是純智商了。
高校的經濟學、政治經濟學,真不是白學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