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曾有張大千,余墨尚存人世間。
若問真跡哪里尋,白石山堂少白處!
齊白石傳人、齊良芷弟子、齊白石書畫院院長、國家注冊一級書畫鑒定師-湯發(fā)周先生說張大千至少十二次蒞津,分別是:1919年,年僅二十一歲的張大千來到天津,作《紅梅書籍圖》(圖一二○),題有:“道士畫梅,喜用此法,戲仿之,未知得其一二否?明眼人當(dāng)能辨之,此幅用贈澹秋,弟季爰,已未(1919年)四月客沽上。”據(jù)載,該年張大千完成了在日本的學(xué)業(yè)后回國與《紅梅書籍圖》所題月份相符,故可推斷是張大千回國時客居天津所作。
▲張大千21歲作品《紅梅書籍圖》·中國齊白石書畫院展覽·少白公子湯發(fā)周供圖
1928年,三十歲的張大千為天津趙盤甫作《綾本富貴根基圖》,該圖題有:“戊辰十二月。”如張大千是在天津作《綾本富貴根基圖》,那是他第二次到天津。《秋果》(圖一二一)亦有可能作于此時。
▲張大千30歲作品《秋果圖》·中國齊白石書畫院展覽·少白公子湯發(fā)周供圖
1929年,三十一歲的張大千與雪庵禪師為曹伯芳合作《秋江獨釣圖》(圖一二二),題有:“虛名久笑張三影,南北爭傳兩石濤。各有狂言堪絕倒,紛紛墓擬看兒曹。己巳冬日,雪庵禪師寫漁人,大千補成,似伯舫仁兄一笑。”大方在邊跋中寫道:“岸上牽船住也難,偶然停泊即江山。此翁不解風(fēng)波惡,還要鲇魚上竹竿。伯舫仁兄屬題,大方。”曹伯芳(伯舫)為天津書畫鑒定家,文物商人。大方久居天津,文學(xué)家、書法家。故推斷《秋江獨釣圖》似應(yīng)作于天津,如果推斷無誤張大千應(yīng)是第三次到天津。
▲張大千31歲作品《秋江獨釣圖》·中國齊白石書畫院展覽·少白公子湯發(fā)周供圖
1930年,三十二歲的張大千自上海來到天津,住在熙來飯店(原鞍山道天津日報社附近)。他隨身帶著自己仿制的一批書畫,請大羅天(原天津日報社)暉云閣幫助出售。大羅天位于鞍山道與山西路交口西南側(cè),是一座花園式綜合游藝場。該游藝場于1917年為廣東籍商人修建,總體設(shè)計精美典雅,包括假山水池、亭臺樓閣、戲臺、露天電影場、臺球場、鹿圃、野獸間(飼養(yǎng)狼、熊、猴)等。梅蘭芳、楊小樓、程硯秋、尚小云、馬連良等均在此演出,在津朝野名流、軍政要員、豪紳巨賈多到此娛樂消遣。1925年始設(shè)古玩市場,生意興隆。這是張大千第四次到天津。
1931年,三十三歲的張大千來到天津,作《行書龍門對聯(lián)》(圖二三),對聯(lián)寫有:“東鄰之處子,窺臣者三年。宋玉賦。北方有佳人,遺世而獨立。李延年歌。辛未十二月書于沽上借居。蜀人張爰。”這是張大千第五次到天津。
▲張大千33歲作品《行書龍門對聯(lián)》·中國齊白石書畫院展覽·少白公子湯發(fā)周供圖
張大千第六次到天津是1932年。三十四歲的張大千來到大羅天作畫,為在天津舉辦畫展準(zhǔn)備展品。1934年6月,三十六歲的張大千去朝鮮前曾在天津停留。離津時,友人于紫竹林(現(xiàn)哈爾濱道南昌旅館一帶)為張大千餞行。席間,有“現(xiàn)代聯(lián)圣”之稱的方地山作了兩幅嵌名聯(lián)贈與張大千,一聯(lián)為“世界山河幾大,平原道路三千”,末尾兩字合為“大千”。一聯(lián)為“八大到今真不死,半千而后又何人”。八大即指八大山人,含有“大”;半千即指龔半千,含有“千”,合起來含“大千”。方地山通過嵌名聯(lián)稱贊張大千能繼承八大山人衣缽,造詣之深如同八大山人再現(xiàn)。龔半千作山水自稱前無古人,后無來者,方地山認(rèn)為張大千就是“來者”。這是張大千第七次到天津。
▲張大千37歲作品《華山玉女峰》·中國齊白石書畫院展覽·少白公子湯發(fā)周供圖
1935年8月,張大千來到天津,作有《折枝花卉扇》,題有:“乙亥(1935年)七月,大千居士用漬水法寫于沽上客舍。”同年八月,于非闇補畫五個草蟲。1937年,王師子又補畫山楂果。(圖一二四)這是張大千第八次到天津。1935年年底,張大千在北京作《少陵詩意圖》,題道:“乙亥(1935年)十二月既望,蓬萊于非、析津黃蜇廬過我寓齋,縱談繪事,興酣落筆,風(fēng)發(fā)雷轉(zhuǎn),此丈二有奇之長卷,頃刻而就,二公為之鼓掌,予亦自忘其丑也。明日來津,誤攜行篋中。永吉老友寓書索贈,遂題其后歸之,大千張爰。”由此可知,張大千于十二月十六日(既望)之后又到天津。
1936年夏季,張大千約張善子在天津舉辦“張善子張大千扇畫展”,并親自撰寫序言。序言道:“一別津沽,倏焉半載。杜門侍母,開徑將雛。山川間闊,群驚物故之遙;書間殷勤,苦覺人情之美。爰約家兄善子,同出近作扇面展覽。汗雨如注,水云欲流。入君懷袖,聊障元規(guī)之塵。似我襟期,漫訝令威之鶴。助其漏繆,深謝方家。”這是張大千第十次到天津。
1937年,日寇在北京將張大千扣押了一個星期,在扣押期間漢奸報紙《興中報》卻登出“張大千因侮辱皇軍已被槍斃”的消息。10月,張大千為了辟謠來到天津,并在永安飯店(原新華路天津美術(shù)館)舉辦了畫展。在津期間,張大千結(jié)識了天津著名企業(yè)家范竹齋。這是張大千第十一次到天津。1938年,張大千在上海的門人胡某某聽到“張大千被槍斃”的消息后,仿作了老師的一百幅畫,于上海法租界舉辦了“張大千遺作展”,展品被搶購一空。張大千以此為由向日本人交涉,拿到了由北京到上海的通行證,但限定一個月后返回北京。經(jīng)一番精心準(zhǔn)備,張大千于5月23日拜別四哥張文修等人,只身乘火車離開北京到天津,在塘沽港搭乘“盛京”號輪赴上海。到上海后,張大千便秘密來到李秋君家居住。月底張大千又乘法國郵輪“費利斯·羅索”號赴香港,終于逃出了虎口。這是張大千第十二次到天津。抗戰(zhàn)勝利后,張大千雖然多次北上,但未曾到過天津。(未完待續(xù))
注:以上圖文節(jié)選自講座《少白公子趣說張大千》 主講人:湯發(fā)周
甲辰年 【龍年】編撰于華東上海齊白石書畫院(上海浦東總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