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天氣來襲
防暑防溺水關乎生命安全
這份知識貼請一定了解
一、防中暑
千萬別小看中暑!
中暑是指人體在高溫、高濕度、不透風環境下,由于水和電解質丟失過多、散熱功能障礙,導致機體核心溫度過高,引起的以中樞神經系統和心血管功能障礙為主要表現的熱損傷性疾病。
中暑是一 種威脅生命的急癥,可因中樞神經系統和循環功能障礙導致永久性腦損害或腎衰竭,甚至死亡。
老年人、孕產婦、孩子、患有慢性病或過分疲勞的人,更容易發生。
中暑有哪些典型癥狀?
0
1
先兆中暑
在高溫環境工作或生活一定時間后,出現口渴、乏力、多汗、頭暈、目眩、耳鳴、頭痛、惡心、胸悶、心悸、注意力不集中,體溫尚低于 38℃,則屬于先兆中暑階段。
0
2
輕度中暑
先兆中暑未能及時干預則會進展為輕度中暑階段。此階段體溫會升高超過 38℃,皮膚感到灼熱,出現早期循環功能紊亂,如面色蒼白、四肢濕冷、血壓下降、心率增快等。
0
3
重度中暑
出現高熱、痙攣、驚厥、休克、昏迷等癥狀。重癥中暑按表現不同可分為3種類型:
熱痙攣:多見于青壯年,常發生于高溫環境下強體力作業或運動時。意識清楚,體溫一般正常,處理不及時可進展為熱射病。出汗后水和鹽分大量丟失,補鹽不足造成低鈉,表現為軀干和四肢肌肉間歇性痙攣,尤以腓腸肌痙攣為特征,也可出現腸痙攣性劇痛,一般持續 3 分鐘可緩解。
熱衰竭:常發生于老年人、兒童和慢性疾病患者,可發展為熱射病。癥狀包括高熱、失水過多導致血容量不足。表現為頭暈、眩暈、頭痛、惡心、嘔吐、面色蒼白、皮膚濕冷、大汗淋漓、呼吸增快、脈搏細數、心律失常、暈厥、肌痙攣、血壓下降甚至休克。
熱射病:熱射病是中暑最嚴重的類型。在高溫、高濕或強烈的太陽照射環境中作業或運動數小時(勞力性);或老年、體弱、有慢性疾病患者在高溫和通風不良環境中維持數日(非勞力性),就會出現機體熱應激機制失代償,使中心體溫驟升,導致中樞神經系統和循環功能障礙,出現熱射病。
熱射病還會出現高熱、無汗、呼叫不應,體溫高達 40~42℃ 甚至更高的情況,可能會出現昏迷、抽搐、呼吸急促、心動過速、瞳孔縮小、腦膜刺激征陽性等表現,嚴重者出現休克、心力衰竭、腦水腫、呼吸衰竭、急性腎衰竭、急性肝衰竭等多器官功能衰竭。
一旦中暑,如何急救?
01
先兆和輕癥中暑
一經發現,立即轉移到陰涼、通風環境,去除衣物,口服淡鹽水或含鹽電解質飲料,用濕毛巾擦拭全身降溫后即可恢復。對于不能配合飲水、意識不佳者送醫,可入院靜脈補液。
02
熱痙攣
按照以上的先兆和輕度中暑救治方法初步處理后及時送醫,補充足量糖鹽水,緩慢拉伸、按摩揉捏痙攣肌肉,起到放松肌肉作用,并可應用解痙止痛藥物。
03
熱衰竭
使中暑者平臥,抬高下肢,并按照以上的先兆和輕度中暑救治方法初步處理后及時送醫。及時快速降溫、補糖鹽水,恢復血容量,謹防低血壓,保證重要臟器血供。
04
熱射病
現場急救處理后及時送醫,給予吸氧、降溫。降溫速度與預后密切相關。體溫越高、持續時間越長,組織損害越嚴重,預后也越差。應在 1 小時內降至 39℃ 以下。可采用冰帽、冰毯,冰袋放置大動脈處(頸動脈、腋動脈、股動脈、腘動脈等)幫助降溫。
高溫天氣
如何做好防暑降溫工作?
這份防暑指南請收好!
二、防溺水
生命健康第一位
暑期安全記心間
炎炎夏日
大家在防暑降溫的同時
也別忘記防溺水哦
預防溺水
除了防暑,高溫天氣預防溺水同樣重要。
下面這份防溺水安全指南
希望大家永遠用不到
但這節必修課每個人都應該補上
1.預防第一步:遠離危險
首先,絕對不可以私自下水游泳。如果想要和其他小伙伴相約去水域游玩,也必須找家長一起陪同。
必須知道的5個要點
下水前活動身體,避免出現抽筋等現象。
不在水中互相嬉鬧,防止嗆水窒息。
學習游泳,并學習心肺復蘇等技能。
不到不熟悉、無安全設施、無救援人員的水庫、江河等水域游泳。
會游泳也切不可以大意,疲勞、抽筋等情況也可能會使人無法正常游泳而導致溺水。
2.遇到危險這樣救援
救援一定要量力而行
如遇同伴落水,
切不可盲目下水救人或手拉手救人,
而應大聲呼救,
讓附近的人來幫忙。
溺水后的正確施救方法
1. 迅速救上岸:最好從背部將落水者頭部托起,或從上面拉起其胸部,使其面部露出水面,然后將其拖上岸。
2. 清除口鼻堵塞物:讓溺水者頭朝下,撬開其牙齒,用手指清除口腔和鼻腔內雜物。
3. 人工呼吸:對呼吸及心跳微弱或心跳剛剛停止的溺水者,迅速進行人工呼吸,同時做胸外心臟按壓。
4. 脫下外套:如果溺水者身上穿著外套,要盡早脫下,濕漉漉的外套會帶走身體熱能,產生低溫傷害。
3.如何第一時間發現溺水?
溺水者的營救黃金時間是事發后30秒。
如能及時發現溺水跡象,
生命或可挽回!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
溺水的人們往往并不會大聲呼喊,
反而常常發不出聲音。
5種跡象辨別溺水者
溺水時可能呈現的狀態包括頭離水面很近,嘴巴位于水面。
1. 溺水者手臂可能前伸,但無法劃水向救援者移動。
2. 溺水者在水中是直立的,掙扎20-60秒之后下沉。
3. 溺水者眼神呆滯,無法專注或閉上眼睛。
4. 看起來只是發呆,但如果對詢問沒有反應,就需要立即施出援手。
5. 小孩子戲水會發出很多聲音,一旦安靜無聲要警醒。
重慶經貿職業學院
來源丨應急管理部、人民科普網
編輯丨譚 楝
審核丨陳柳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