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府志》記載,泉州“因清源山之流乳泉,湛然澄清而得名”。這座因“泉”得名、依水而建、得水而興的城市,擁有縱貫千年的歷史人文,兼容并包的多元文化,豐富多彩的歷史遺存,向世界釋放著“世遺之城”的無限魅力。
作為宋元時期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泉州見證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與融合。8月24日,泉州迎來參加第二十三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全球決賽的各國選手,再現“市井十洲人”的繁華盛景。他們將踏上一場具有獨特意義的世遺文化之旅,共譜文化交流與互鑒的新篇章。
旅程的起點設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選手們通過參觀泉州申遺總展示館《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了解連接宋元泉州城市、港口與腹地的22處遺產點,“世遺之城”的魅力也在此一一展現。
作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起點城市,繁榮的海上貿易一度讓古稱“刺桐”的泉州成為“東方第一大港”,各國船只往來不斷。一眼望千年,在海外交通史博物館內的中國舟船世界陳列館,來自世界各國的“漢語橋”參賽選手們近距離觀賞近200艘中國歷代各水域的代表性船模,領略古代精湛的造船工藝,見證中國在航海與造船技術方面的偉大發明,感受開拓進取的海洋文化。
“北望中原萬里遙,南來喜見洛陽橋。人行跨海金鼇背,亭壓空江玉虹腰”。宋泉州太守王十朋筆下的洛陽橋屹立水中,千年不倒。踏上這座因宋元海上貿易而催生的“海內第一橋”,選手們循著橋體、石塔、石將軍、石刻碑文等遺跡拼湊出泉州出海貿易的“前世今生”,揭秘“泉州橋梁甲閩中”的造橋“黑科技”。
武術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其源遠流長的歷史和獨特的魅力,一直在全球范圍內吸引著無數人的關注和熱愛。作為中國武術的重要流派——南少林武術,千百年來薪傳不衰。南少林武術以五祖拳最具代表性,每年都有來自世界各地的五祖拳傳承者、愛好者來泉州尋根、交流。走進千年古剎,泉州少林寺的武僧大展拳腳,選手們體驗著正宗的少林“功夫”,體悟禪武文化的精髓。
在泉州少林寺體驗了淵源“武”學,選手們又赴府文廟感受千年“文”脈。這處透著宋元明清四朝風采的院落式建筑群,曾經走出數不清的“學霸”。而今,經過修繕、活化、保護的府文廟延續“廟學祠合一”特色,融入泉州文化教育與生活,成為城市公共文化活動空間的組成部分。
學習中文的外國“學霸”云集在此,以府文廟為入口,進入南音、高甲戲、泉州木偶戲、簪花、拍胸舞等構成的“非遺體驗世界”;持舉手繪地圖步入滿是人間煙火的泉州古城,在東西交匯、古今交融的“世遺之城”品味海絲韻味,感受泉州之美。
水,貫穿著泉州的歷史文脈,也是本次旅程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
作為礦泉水標桿,堅持從數百米巖石裂隙中抽取優質水源,經數百年自然過濾和天然礦化,為眾多重要會議、國內外體育賽事服務的百歲山,陪伴第二十三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全球決賽的選手們,走過一場活力滿滿的“福氣”之旅。賽事全程提供蘊含有益于人體的偏硅酸、鋰、鍶、鈣、鉀等多種微量元素的天然礦泉水,并在泉州府文廟設置補給站,成為參賽者分享喜悅、交流心得的驛站。
百歲山,作為中國首個跨出國門的礦泉水品牌,在“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與“漢語橋”攜手,共同參與國際文化交流與互鑒活動。此舉向世界展示了充滿活力的中國文化魅力,以及邁向國際舞臺的民族品牌之風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