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白俄羅斯女孩蘇小小從北京大學碩士畢業走向社會的一年,也是她扎根中國的第七年。從清華大學本科到北京大學碩士,從當年“漢語橋”舞臺上那個青澀的女孩到如今在中國的社交媒體賬號上大方講述中國與白俄羅斯故事的主持人,蘇小小完成了一次次蛻變。對她來說,這一切都是以“漢語橋”為起點。而今重回“漢語橋”擔任飛行嘉賓,蘇小小也盼望著能再次感受當年的激情。
01
成長于外語家庭
從文化啟蒙到堅定學習中文
蘇小小的中文啟蒙開始于初中。她說,自己的父母都是學習外語的,也都有在海外工作的經歷,便鼓勵她也學習一門外語。當時,鼓勵自己的孩子學中文的父母并不多,但蘇小小的父母則是看中了中國的發展前景。如今再回顧父母當時的決定,蘇小小覺得他們“明智而勇敢”。
蘇小小沒有辜負父母的期望,她在學習中文的過程中愛上了中國文化,由此在學習中更有激情,學起來也更輕松。高二時,蘇小小參加了“漢語橋”世界中學生中文比賽。之后,她再次向這個比賽發起挑戰,代表明斯克國立語言大學孔子學院參加大學組比賽。正是因為這次比賽,讓她收獲了一筆獎學金,使她有機會開啟她的中國求學之旅。
清華大學,是蘇小小逐夢的第一站。高中時,她就夢想成為一名記者,在清華,她如愿以償進入新聞專業學習。本科四年,蘇小小從最初的不適應和孤獨,到慢慢習慣北京,愛上北京,同時也堅定了自己主持人的職業方向。
在中國讀書期間,蘇小小拍攝了許多短視頻發布在社交平臺上,向白俄羅斯青年講述自己在中國的生活,也向中國青年傳播白俄羅斯故事。青春活潑的形象,流利的中文再加上讓人印象深刻的中文名字,很快就為蘇小小在中國累積了不少人氣。
本科畢業后,蘇小小前往北京大學繼續攻讀中國學碩士。如今,她已經完成學業,站在全新起點上,正在籌備自己的媒體工作室。她對自己的定位是俄中英三語主持人,以友誼使者的身份促進文化交流與融合。
02
圓“漢語橋”上的青春夢
做連接中白文化的橋梁
談起“漢語橋”,蘇小小總是難掩興奮。她說,正是參加了“漢語橋”比賽,才讓她能夠實現自己的中國夢。因此,直到現在,只要是“漢語橋”的活動,蘇小小一定會抽出時間參加。
此外,她在這個舞臺上還收獲了友情。“比賽時,我結交了很多來自世界各地喜歡中文的朋友,直到現在大家還經常聯系,有一些選手還一起扎根在北京,這種緣分很神奇。”
如今的蘇小小,已經是半個中國人。她習慣了中國飲食,喜歡穿漢服和旗袍,嘗試過相聲演出,還熱衷于中醫,腰酸背痛時,她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推拿與拔火罐。不僅如此,她還向自己的父母推薦中國文化:“我的父母雖然在白俄羅斯,但他們和我一樣,是中國茶葉的愛好者,所有我每隔一段時間便會給家里寄回茶葉。”
8月25日,蘇小小來到泉州,擔任第二十三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的飛行嘉賓,與參加全球決賽的選手一起,在泉州少林寺感受中國武術的魅力,在府文廟前體驗南音、高甲戲、泉州木偶戲、簪花和拍胸舞等非遺瑰寶。
“今年的選手比我幸運,他們有更多文化體驗的機會。”蘇小小說,她現在看著當年參賽時的照片,還是覺得很有感觸,因為那是她人生高光時刻的起點。在和本屆選手們的交流中,蘇小小建議他們享受比賽,全身心投入到文化體驗的過程中,多多拍照留念,記錄下這些珍貴而美好的回憶。
行走在泉州街巷之間,蘇小小和選手們相談甚歡,她說在這些選手身上看到了自己參加比賽時的狀態,覺得很青春,也很美好,“一群年輕人的中國夢仿佛又在這里發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