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白石傳人、齊良芷弟子、齊白石書畫院院長、國家注冊一級書畫鑒定師-湯發周先生說張家雖信奉天主教,但張大千卻因曾遁入空門而信佛教,他的字號、閑文、居室印中就有與佛教有關的印章。“摩耶室”、“摩耶精舍”(附錄一214、231~233)的摩耶是音譯摩訶摩耶之略。摩耶是釋迦牟尼生母,相傳為公元前6至5世紀古印度天臂城善覺王的女兒,迦毗史衛國凈飯王的王后。精舍,一是舊書齋、學舍、集生徒講學之所;二是舊謂精神所舍之處,看來張大千取第二種解釋。
精舍出自《管子·內業》:“定心在中,耳目聰明,四極堅固,可以為精舍。”尹知章注:“心者,精之所舍。”“除一切苦厄”(附錄一241)、“除一切苦”(附錄一244)出自《般若心經》,該經有“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色不異空”出自《般若心經》,該經有“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如是”出自《勝鬘寶窟上本》,曰:“印述之辭,如是如是,誠如圣教,如是如是,如汝所說。(中略)法稱合道理,故言如是。”
“大千”、“三千大千”、“大千世界”(附錄一18、75、58等):三千大千世界是佛教名詞,簡稱“大千世界”。原來是古印度傳說的一個廣大范圍的世界的名稱。即以須彌山為中心,同一日月所照的四天下為一小世界,合一千小世界為小千世界,合一千個小千世界為中千世界,合一千個中千世界為大千世界,一稱三千大千世界或三千世界。佛教沿用其說,以三千大千世界為釋迦牟尼所教化的范圍。
“冷透須眉見小乘”(附錄一23):古時男子以須眉稠密為美,因以“須眉”為男子的代稱。“小乘”是梵文希那衍那的意譯,即小乘佛教。公元1、2世紀間,佛教中出現了宣傳“救度一切眾生”的新教派,自稱“大乘”,而把堅持“四諦”等原有教義重于“自我解脫”的教派,稱為“小乘”。觀其印文,此印應為張大千青年時代所刻。(未完待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