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A股跌跌不休,但上市銀行股卻接連創新高。
截至8月26日,漲幅最高的銀行股為南京銀行,漲幅高達47.41%,其次是交通銀行,漲幅45.46%,工商銀行漲幅42.57%。其他銀行的漲幅也多為雙位數。
截至8月27日,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等股價均創歷史新高。
為何在大盤處于守勢的情況下,銀行卻大反攻?主要幾點原因:
一、利率持續下行的預期是銀行股上漲的主因
今年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已經有兩次下調。按理說貸款利率就是銀行銷售價,銷售價降了銀行利潤會受損。但另一方面存款利率也在下降,7月份,國內主要大行已經下調存款利率,下調幅度為10個基點到20個基點,其它銀行隨后跟進。對銀行來說,存款利率就是它的成本價,現在成本價降了,有利于銀行維持合理的凈息差和利潤。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商業銀行凈息差為1.54%,與一季度持平,凈息差同比降幅持續收窄、環比基本不變,商業銀行凈息差出現見底的信號,這對銀行是好消息,意味著利潤有望保持穩定。
二、資產配置荒下,銀行股出現機會
過去,居民資產配置主要集中在房產、股票、貨幣基金、保險等資產,但最近兩年樓市持續下行,股市也低迷,存款利率在下行,其它固收類理財收益率也在降低。居民迫切需要一款性價比高的投資資產,而銀行股就脫穎而出。
銀行股的優點是股價穩定,不會大漲大跌,更不可能出現中途退市的風險,也就是大家理想中的“穩”,在穩的情況下,又比較高的股息率。目前銀行板塊近12個月的股息率在5%左右,遠遠高于1年期存款利率(1.35%)。隨著銀行存款利率越來越低,銀行股容易吸引更多資金進場。
三、“中特估”概念加持,銀行股有先天優勢
目前絕大部分銀行股都是破凈的,相當于現在花100塊錢買入銀行股,即便該銀行股明天就退市,賣出去還是賺錢的。銀行股股價破凈相當于股價被低估,而國家目前對中特估概念是比較支持的,銀行股作為重要的中特估,在這個風口下自然容易上漲。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A股在下行,而銀行股卻接連創新高,也反映目前市場的投資心態偏保守,不愿去做太多進攻性投資,而是選擇了較為穩健的銀行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