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青春藝程(12)
上世紀70年代中期
江南達者 童山雷
知青桌兒
且看這幅題作《知青桌兒》的畫兒吧。當時,要想隨興擺弄個靜物什么的,也只好就選取眼前常見的這般小物件了。真是的:也是在這下鄉之后,才格外深切地體會到,一切可用物品的難得。可以這樣說,屬于自己的每一件小東西,哪怕是在城里時再不起眼的,在這兒,也都能夠排上很好的用場。現在審視起來,這桌面上,還少了兩件當時很離不開的東西,一是用廢舊墨水瓶做成的煤油燈,二是時常與之“配套使用”的帶架的小方鏡子。后者,一則是為了為那燈擋風(哈,那破墻縫中,永遠都會突然來上一股歪風,將燈火吹得搖搖晃晃甚至熄滅),二則也是借以使昏暗的燈光增亮一倍。這個“創意”,以后都被我一直沿用了下去,當然,那都是在遇上停電什么的時候了。而時下畫幅中既然不見這兩件重要物品,肯定是都還放在咱那“內室”床頭上的,以后,讀者諸君自還會在咱別的畫中見到它們。閑言休絮。這兒我也注意到,此畫放置物品的桌面,居然如此油黑,還投落下了倒影,而事實上,那桌兒本身,就看不出是否上過漆,且是當地似乎根本就沒有用水擦抹桌子的習慣,最多,只是用個小小的高粱帚兒,揮掃一下明擺著的渣渣罷了。想必,這當時也是咱為了增強畫中的光感,特意將其澆弄得透濕吧?至于畫面的那一束陽光,則顯然是從屋頂的那片所謂“亮瓦”投射下來的。除了這畫,這兒還另附了一幅題作《炊具……》的同類畫作,那是我后來在當地區鄉中學任教、生活水平分明是“上了個臺階”之后畫成的,大家也可以參看一下。呵呵。
附:文中提到的那盞“創意·倍亮之燈”圖片資料找到了,這是我在一幅油畫中如實記載下來的。請諸君看著玩玩。
另附咱《鄉間雜詩·遠年懷想》中律、絕各一。前者寫自家居室;后者寫某好友居所情景。一并供諸君觀覽——
知青屋
什用家居必借租,
偶然添置亦糙粗。
懸籃盛碗固堪忍,
翻簍為幾聊勝無。
桌曰八仙藏老垢,
門稱五福蔽新涂。
當中一處尤堪喜:
秫稈編墻日見疏。
題友人住所
別家堂屋久棲居,
空落清寒什用疏。
更有一般堪恐懼:
房東壽木黑當廬。
《畫中游》附記·西畫部分
(總 228 篇之第 22 篇)
(待續)
·精研藝術,細品人生·
·人生甚難者:盡歷塵世辛苦、洞悉存世悲涼之后,依舊能夠興致勃勃且是詩意地對待生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