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每賣一輛車虧6萬,一點也不多,甚至都可以稱得上行業翹楚了。
比如,已經造了10年車的蔚來,23年賣了16萬輛,虧了207億,換言之,單車虧損12.9萬;再比如三傻之一的小鵬,去年賣了14.2萬輛,虧了104億,單車虧損7.3萬。
要是再沒節操一點,恒大每賣出一輛車就要虧損近8000萬。許皮帶自2019年進軍新能源汽車以來,根據財報,五年間累計虧了1100億,但卻只交付了不到1400輛車,就問你怕不怕。
當然,著實不應該把雷軍、李斌(蔚來創始人)和何小鵬這樣真正的企業家,和一個騙子相提并論,但造車也確實是一個重資產行業,光準入門檻差不多就得80億,因此前期虧損再正常不過。
除了優秀的成本控制外,雷軍真正的殺手锏還是營銷。要知道這才是Su7第一年上市,就能賣出超10萬臺,相當驚人了。還是用上面的兩家對比,蔚來用了5年,小鵬用了4年。
事實上,直到現在,中國也只有兩家新能源車企能夠盈利,即比亞迪和理想(23年才開始),其余全靠外部融資活著,因此苛責才第一年賣車的小米就要盈利,確實過于強人所難了。
而且,即便小米有辦法做到盈虧平衡,它也不會過快盈利,因為現在正是新能源車企內卷最激烈的時候,本來Su7的定價就有點小貴,要是能有利潤,還不如降價換銷量來得實惠。
等到把大部分競爭對手卷死的時候,就可以光明正大談利潤了,大家也都看到了,目前正在劇烈出清,不時就有倒閉和跑路的新聞傳出,大結局估計快了。
到今年7月份,中國電車滲透率居然已經超過了50%(每賣出2輛車,就有1輛電車),要知道去年底時才只有30%出頭,可以想見這個行業擁擠和瘋狂到什么程度了,也難怪李書福(吉利)和曾慶洪(廣汽)要罵娘。
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記得施正榮和當年的光伏產業,現在比起來,真是小巫見大巫了。雖然完全不看好電車市場的未來,但雷布斯卻是個例外,畢竟再爛的行業也有人能賺到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